4、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
口服降糖药物效果不佳的患者也需要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一般检查发现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HbA1c)≥9.0%或空腹血糖>11.1mmol/l,则证明近三个月和最近的血糖控制不好,需要用胰岛素来强化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是综合治疗,并不是依靠降糖口服药物或者胰岛素注射就可以控制好血糖的。必须要对糖尿病有清楚的认识,一定要忌口,饮食管理是糖尿病治疗的重中之中,很多糖尿病病人并发症并不是不遵医嘱吃药,而是饮食管理不善,另外,对药物的使用要遵医嘱,在确诊糖尿病的初期要常复诊,及时细微地调整降糖治疗方案,达到最适合个人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糖尿病的病人血糖高到多少时,需要打胰岛素?这的确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血糖越高医生建议用胰岛素的机会就越多,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一般而言:
- 对于没有用过口服药的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大于9,也应该先用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
- 对于正在用口服药的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大于7,也应该加用或改用胰岛素治疗。
1型糖尿病打胰岛素首先是为了维持生命
1型糖尿病:原来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占我国糖尿病患者的5-10%。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其他各种年龄。患者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
2型糖尿病往往不需要靠胰岛素治疗来维持生命
多数2型糖尿病病人不打胰岛素也不至于很快就发生酮症酸中毒而危及生命,所以2型糖尿病原来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病人有时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但多数是因为血糖控制不理想,或者是因为发生了急性并发症,或慢性并发症较重,而不像1型糖尿病病人那样是为了维持生命。
其他情况用胰岛素
- 有较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者:如糖尿病合并感染、肺结核等、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以及内外妇儿科急症、外伤、手术等。
- 有较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者:如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等,为了防治这些并发症的恶化,避免双目失明或者尿毒症等悲剧的发生,也必须注射胰岛素。
- 糖尿病妊娠或妊娠糖尿病病人:一般主张,糖尿病病人准备怀孕时就应开始注射胰岛素,使糖尿病获得最好的控制,最后平安地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来。据美国临床观察结果,妊娠糖尿病病人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时安全、有效的。但我国类似的研究资料还不多,所以,还是打胰岛素更加适宜。
胰岛素注射是治疗是控制血糖,维持糖友生命最有效的方法。不过,这个好办法也不是随时就能用的。一般只有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
刚确诊的糖尿病患者
刚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没有吃过降糖药且糖化血红蛋白值大于9.0%的,应该先注射胰岛素治疗一段时间。这是为了尽可能减少高血糖对身体的损害,令身体快速复原。
口服降糖药效果欠佳
口服降糖药效果欠佳、或已经出现药物失效且糖化血红蛋白值大于7.0%的糖友,配合使用胰岛素,不仅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减轻胰岛细胞负担,改善胰岛素抵抗。
1型糖尿病患者
由于遗传、基因缺陷等问题,1型糖尿病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只能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处于应激状态
处在应激状态下,如大中型手术、重度感染、严重创伤、高热、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合并并发症,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等,再使用降糖药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代谢负担。因为,降糖药需要经过肝肾代谢,但注射胰岛素不仅不会伤肝肾,也不会对胃肠造成负担。
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女性
糖妈妈必须选择胰岛素治疗。这是因为,口服药物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营养代谢及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而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质,不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无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