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抛开数值,你到这些国家住上一段时间,你还是会感觉“荒凉”,甚至连中心型大城市,你出了城市的商业核心区,也是一种“秋风瑟瑟”的感觉,而除了类似于巴黎、柏林、纽约这样的区域核心城市,剩下的都挺“宽敞”的,甚至宽敞到通讯运营商都懒得架设网络通讯塔的地步。
造成这种“数据和现实”看似不符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规模效应”被分散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他们的除了像巴黎、伦敦、罗马、柏林等个别的中心城市外,剩下的城镇都挺“散”的,这一点包括美国,除了东西海岸的个别城市外,多数地区也都很“散”。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在欧美,城镇布点多,人口分散,整体上的集聚效应被削弱。

▲人口、面积规模仅相当于中国一个省的法国,被分割成若干区、省,而每一个小部分里面,又有很多布点小城镇。
这就好比浙江省,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很多城市放到今天的西方,都是“中心型大城市”的规模,甚至连诸暨、温岭、义乌这样的“县级市”的整体规模都能成为多数西方国家的区域中心城市。
但假设用西方模式来发展浙江,那么这种现象则不存在,浙江将会变成以杭州为中心,下辖无数小城镇的地区,也就是说宁波、温州、台州这样的城市都将被瓦解成N个小城镇,而原本的县级单位,则被瓦解成数个分散的个体小城市,原本分散的村子,则成为散居的小城镇。就一个字:散。

▲浙江省地图,随便抽一块丢到欧美,都算“大城市”。
而如果按照这种“西方模式”,现有的“规模效应”就荡然无存了。因此,高度依赖市场规模、消费密度的“外卖产业”,在中国遍地开花,在西方难以普及,也是很正常的了。
其次是人口总数问题。人口的总量是市场大小的决定性因数之一。我们看今天的西方各国,除了一个人口看似较多的美国外,相比于中国,其他国家都是小国,人口基本在几百万到几千万。这时候,你让他们国家的企业家,针对这几百万、几千万的散居人口,大力研发、投入搞外卖项目,包括相关的应用软件,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为市场规模不行,企业很难盈利。
这也就是为何,我们今天在这些国家点外卖,还多数需要打电话预定和电脑网页预定的原因,而即便是个别地区有手机软件,那也多半是华人的“杰作”,而且服务页面也相当“山寨”。


▲相对单调的外卖服务页面,
我们可以总结来说,今天中国外卖巨头的成功,得益于中国的超级人口规模和超级城镇规模,没有了这些,它们的神话将不复存在。
(3)消费能力问题
中国人对西方人存在着很多“美好的误解”,认为他们衣食无忧,钱多得花不完,幸福地随便“买买买”。可是,但凡你到了这些国家,生活上一段时间,你便会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他们街头一无所有的流浪汉多得吓人,普通家庭的日子也是精打细算,买起东西来,比中国人还要拮据。

而你问他们银行存款有多少,往往挺吓人的:一些经济好一点的国家,人均存款几百块,经济发展差的国家,国民账户开头是“负号”,全民负债,发达的表面包装背后,是“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