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老年人喜欢去银行存款是为了米面油等存款送礼的优惠活动,是真的吗?
像我们银行,有个客户阿姨,存了300多万的定期一年。
如果是要购物卡的话,一万块钱可以送到80。300万,就是可以送2.4万的超市购物卡。
但是她不要购物卡,只要米、油、纸巾,以及传单被套等。
有一次我们给她送礼品,去她家一看。这个阿姨家里用的东西,基本上都是银行送的。

做饭的电饭煲,微波炉,烤箱,热水壶,碗,筷子,水杯,电风扇,电动洗脚盆,被子……连门口垫的毯子,都是带着我们银行的标志。
她的礼品一次性拿不完,都是分很多次拿。每次家里没有生活用品了,她就来银行挑礼品。
差不多,她就把银行当成了免费的超市。
首先讲个笑话,说一个老太太去A银行说,你们银行存款利率低,你看人家B银行多高,说着就慢慢往门口走,发现没人理她,转过身说,我都说了这么多,你们咋就不明白,留两桶油我不就留下来了吗?
老年人喜欢存款,老年人也喜欢米面油,但是老年人喜欢存款根本原因不是因为米面油。
中老年人爱存款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中老年人由于年岁已高,这个时候抗击风险的能力是很低的,他们更喜欢也更适合低风险的产品,就比如银行存款,保本保息,会让他们看着很踏实。此外放在家里还不安全,有可能被盗、弄丢或者发霉等等,放银行又安全,每年还有利息,何乐不为。
其次,中老年人他们经历的时代变迁、事间冷暖更多,当他们经历了一些事情,对风险能有更清醒的认识,在某种层面你也可以理解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年轻人刚入社会,经历的大风大浪少,容易初生牛犊不怕虎,更愿意尝试挑战风险。
最后,对于现在的新兴事物,年轻人接受更快,但是老年人接受程度远不如年轻人,存款存了几十年了,而银行理财产品也就是最近十年才开始兴起的,最火的也就是近五年。所以中老年人更爱存款是可以理解的,他们对新事物还是不放心。
不过米面油也是有用处的,银行这么多,竞争这么激烈,大家的利率也差不多,这时候中老年人是不是就可以待价而沽了,既然利率差不多,你是不是多送我点东西,我才去你那存,至于为什么中老年人更喜欢米面油而不是其他礼品呢?
因为他们那代人是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走过来的,很多人都经历过苦日子,知道日子最难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漂亮的衣服不是炫酷的包包,而是吃的!我们看到南美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家疯抢面包等食物,对他们来说这个最实在,所以格外偏爱。此外米面油都是生活必需品,家里做饭的基本就是中老年人,年轻人更多是在外面吃或者在父母家吃,他们对米面油更加亲切也不难理解,而作为银行自然要投其所好,吸引存款。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银行里的米面油,并不是白送的,而是用钱买回来的。而中老年人喜欢去银行存款一方面是有优惠活动,而另一方面是优惠活动加利息收入的划算性。当然,正视这个问题,中老年人喜欢去银行存款,也就不单单是因为存款送礼的优惠活动了。
1、中老年人最合适的投资理财方式之一:银行定期存款。
中老年人的投资理财方式有很多,但金老师认为最合适的方式之一就有银行定期存款。原因也很简单:①、风险系数低;②、保本性强;③、年化收益率水平虽然不高,但也是稳定;④、就算需要应急资金,也能违约;⑤、人工便利程度强。
现在银行基准定期存款利率一年期为1.5%、二年期为2.1%、三年期为2.75%。看上去银行利率并不高,但是各个银行之间有着不等幅度的上浮,通常能上浮10%-30%的水平,这样算来,银行储蓄的年化收益率也就不低了。
当然,对比银行中低风险同等期限的理财,还是低得一筹。而银行定期存款的资金,银行作为投资的渠道有很多,贷款、理财等。而为了更好的揽储,或者是逢年过节时完成银行储蓄任务,所以在这时银行就会推出一些送礼的优惠活动。而优惠活动,间接的提高了利息收入,毕竟米面油都是用资金购买来的。当然了,作为适合投资理财的方式,中老年人也会计算计算,在年化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还有米面油的优惠活动,利息收入能更高一些,显然更加划算。
正因为关注到银行存款,而在关注的基础上还有礼品相送,当然也就会更加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