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鲁迅、林语堂等人对郭沫若的评价如此之差?
鲁迅、林语堂、郭沫若等人都是我国近代著名作家。三人都是同时代的人,在不同的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也有交集。
而林语堂、鲁迅等人对郭沫若的评价却很低,甚至一次次在报纸上展开辩论。这是什么原因?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是三人观念和路径的不同造成的。
郭沫若和林语堂都是博览中西、放眼世界的中国现代作家和学者。当谈到他们的文化选择时,他们常常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
郭沫若和林语堂的青春经历完全不同。郭沫若出生于四川内地的一个商人家庭。在中国传统文人的社会观念中,农民、商人、商人都是卑微的。
所以,商人做生意赚钱,一般都会扩充自己的产业,送孩子上学,努力靠读书人。因此,在郭沫若5岁时,他就进入学校学习四书五经。五四运动期间,全国知识分子呼吁打倒孔子家铺,郭沫若却孤军奋战,为孔子辩护。
林语堂则出生在福建漳州的一个牧师家庭,自幼信奉基督教。18岁时,林语堂被送到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在教会学校的学习使他更加相信上帝和“每个人都有原罪,只有积极悔改才能得救”的宗教思想。
抗战后期,郭沫若创作了《屈原》等多部历史剧,以古讽今,宣传抗战,反对投降。作品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肯定。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被视为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的代言人。
林语堂的文化选择恰恰相反。1930年代初期,国民政府在对中央红军进行文化围剿的同时,也对中央红军进行了文化运动。
白色恐怖下,林语堂表现得更加“识时务”,主动调整写作策略。林语堂改写笔法,免得入狱。此时的他,再也不写任何时事政治文章,多写幽默的文字和悠闲的小品。
因为郭沫若经常在报纸上发表一些对时事政治的批评,而林语堂因为立场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和郭沫若展开了很多争论。两人相互攻击,写出了许多立场鲜明、旗帜各异的文学作品。
如果说郭沫若与林语堂的冲突只是文人之间因立场不同而发生的争吵,那么郭沫若与鲁迅的冲突则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
郭沫若与鲁迅是中国文化战线上的两面光辉的旗帜。这两位伟大的作家以其卓越的创作精神和辉煌的战斗业绩,为新中国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周恩来总理曾说:“鲁迅自称是革命军的走卒,郭沫若是革命队伍的一员,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导师,郭沫若是革命的领袖。新文化运动”。
郭沫若和鲁迅可以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当然,在1930年代,两人曾因文字发生过争执,也有过一些恩怨和矛盾。但两人都遵循无产阶级革命原则。因此,可以说两个人之间有矛盾,但也有团结互助的一面。
1921年,郭沫若、程仿武、郁达夫等人成立创作社。程仿武等年轻有为的文人受苏联文学影响,思想比较偏激,所以专门批评鲁迅的文章《呐喊》,郭沫若就是其中之一。
鲁迅对这件事很不高兴。当然,鲁迅针对的不仅仅是程仿武,还有创造社的郭沫若等人。
后来,在广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的许广平写信给鲁迅,希望他能来广州中山大学任教。鲁迅回信说:看到中考的名单,郭沫若和郁达夫也在,去不去好像无所谓。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鲁迅当时并不愿意加入郭沫若等人的行列。但几天后,鲁迅又给徐广平写了一封信,说明他要联合创造社,建立一个打击旧社会的战线。
不过鲁迅最终没有去广州。他告诉许广平,他和郭沫若以及创造社的关系,都是好心人造成的。
1927年10月,鲁迅、徐光平从广州抵达上海。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鲁迅决定与创造社和解。
不过,在此之前程仿吾去了日本,鲁迅联合创造社的计划发生了变化。因为程仿武受到日本左倾文学的影响,程仿武更加自信了。
他认为鲁迅的文学思想与革命文学有很大的不同。当时,创造社的许多青年文人用刚学的左翼文学新名词向鲁迅发起挑战。卷入了这场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