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们就可以继续讲云山遮天的祭文了。司马光也很坏。他又写了尉迟恭谨言与李尔季曹操之间的一件事,无论时间、地点、人物,都与上下文无关。
的意思是在离开长安之前,李耳让房玄龄留下来,让他做便宜事不请自来。可没过几天,就有人来找房玄龄告密,老房问你要告诉谁的秘密?如果此人回答,他将起诉房玄龄。老方不敢怠慢,赶紧派人把货送到了李二的线上。

黎儿也不废话,一听他要说出房玄龄的秘密,一刀砍掉了这个倒霉鬼,然后写信指责房玄龄不负责任,告诉他,以后还会有这样的事情。傻子的话直接砍掉就好了,一点狗屁不要来烦我。♬很多人看了这段话后都说,田汗威武霸道,用人无道,但目空一切。我一直在想一件事,那个人是谁派来的?答案无非三个,房玄龄的政敌,离耳自己,房玄龄自己,无论是哪一个,都让我脊背发凉。政治太可怕了……
可是司马光为什么要在尉迟恭的话和曹操奏折之间插上这件事呢?想想祭文的内容,天子由天定,不以智,不以武。汉朝没落的时候,魏武的人才会争三分天下。放眼当今世界,我大唐盛世,还有谁想和我玩?嗯!吐槽机继续往脊背上吹着冷风。

李世民的评价确实不够客观
写了一大堆,不想长篇大论曹操有多么有才华。古人评价总是不同的,很难说服任何人。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李耳是诸葛亮的粉丝,同时又是曹黑,所以他的评论肯定带有主观色彩。
先说说他是诸葛亮粉的证据。这家伙在《李卫公问对》长篇大论地和李靖讨论了诸葛亮的治军之法和八阵法,评价极高。而他对陈寿说诸葛亮“盖的是权宜之计,不盖其所长”,更是让他极为不爽。意思是说,陈寿是个懂毛军的玩笔人?净他喵胡说八道!然后他指派一群诸葛粉修理《晋书》,将陈寿砍倒在地。
李二就是曹黑的证据在《贞观政要》,原句是“我常认为魏武帝是个奸诈的人,深深地鄙视他”,连人品都被鄙视了,我要客观评价曹操的能力似乎不太可能。其实,“将有余智”前面的八个字都不是什么好话。“临危而生变,预知敌之奇”。还是说曹操奸诈……

就这样吧,我是吐槽机感觉李耳对魏武帝的评价称不上客观。曹操有很多缺点。打仗做人,他可能不如李耳,但写诗还是可以给李世民半条胳膊的。再说了,你李二鄙视曹操不授权于将军,你写祭文的时候跑到哪里去了,做了什么?废话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