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有没有收入不高,但是却通过节俭等方式攒了很多钱的人?
万一出现个什么意外,需要用大钱怎么办?你准备去借吗?向谁借?能来得及吗?

中国人讲究“未雨绸缪”,即使你没有存钱的爱好,也要给你自己备着一点钱。万一哪天意外就发生了,你也能够沉住气迎接它。
而且你手里有钱,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你说话会更自信,工作会更放松。你的心态,都是阳光积极的。
当意外发生时,你会发现,最可靠的还是人民币
这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问题,都能通过钱来解决。剩下百分之一,是因为你的钱还不够多。

亲人可能会反目,朋友可能会背叛,但是人民币会一直听你使唤。当你四面楚歌的时候,你会发现只有钱最可靠。
每个月少花一点,给自己存点钱,会让你受益无穷。
一只眼睛的五姐,从无房到有房再到买楼,供儿子念书,给儿子买婚房。她是一个菜农,她每走上一个台阶,全靠节俭。
我五姐不是我的亲姐姐,是我的表姐。我五姐的姥姥,是我姥姥的亲姐姐。我给我五姐的姥姥叫大姨姥。我五姐跟我的亲老姨同岁,今年都66岁。
五姐出生的时候,一只眼睛就不太好,看不到多少亮光。五姐长大之后,那只不好的眼睛就彻底看不到东西了。她成了只有一只眼睛的人。
五姐看人的时候,就稍微歪着头,用那只好眼睛认真地看人。那只不好的眼睛,是干瘪的,只露出一道缝儿。我也不敢盯着她看,怕她难过。五姐爱笑,笑声大,门牙特别白。

我姥姥家的亲戚,不是菜农,就是渔民。我们家在大安,一条江,在城市的东侧蜿蜒而去,一直通向黑龙江哈尔滨。这条江是嫩江的支流,我们这里的码头叫老坎子码头。
我姥爷是在1910年左右,跟着大人闯关东来到大安的。那时候穷得叮当响,借住在姥爷的二姐夫家里。当时大安就是个小渔村,二姐夫是打鱼的,姥爷从小就跟着大人打鱼。
姥爷经过很多年的历练,后来成了渔把头。自己家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他就在这个城市的南大港子买下一个大院套,在这个院套里盖了几栋房子。
姥爷娶了姥姥,也就跟大姨姥一家做了亲戚。大姨的丈夫大姨姥爷,他也是渔民,后来也跟我的姥爷学习,攒点钱,买了房子,大姨姥爷和姥爷一家,都住在南大港子那片。
南大港子就是城郊,连接附近的农村,后来姥爷和大姥爷一家都开始种地,我的表姨们,我的表姐们,都是菜农。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真正的农民,也没有城市户口。
我记得她们的户口本是绿色的。城里的户口本是红色的。城里招工,红色的户口本优先招工。所以,当年招工,五姐拿着绿色的户口本,没人要她,何况她只有一只好眼睛。
那时候想拥有城市户口,只能是考学。但是五姐是女孩,几十年前,老观念作祟,家里只供男孩子念书,女孩子上学认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很好了。
五姐算幸运的,因为她和我老姨同岁,两人从小就非常要好。五姐和老姨同岁,她也给老姨叫老姨,辈分在那呢。我老姨脑子从小就特别好使,她怂恿我五姐回去跟大姨姥爷说:“我老姨还念书呢,我也不下地种地。”
我老姨从小就有挣钱的头脑。姥爷和大姨姥爷他们经常去江里打鱼,打鱼要用渔网,渔网那时候都是人们手工织出来的。老姨就给姥爷织渔网挣钱。

老姨对姥爷说:“你要是给钱,我就给你织渔网,要不然,你就用你儿子给你织渔网。”我的几个舅舅,小时候特别淘气,都跑出去玩了,就是姥爷给钱,舅舅们也不会老老实实地坐在家里织渔网。
姥爷后来就给老姨钱,织一块“卦子”,给老姨多少钱,也就是块八角的。一块“卦子”,就是一块网。我们那里的渔民都这么叫。
我五姐呢,回去跟她的爸爸,也就是我的大姨姥爷谈条件,也想用织网赚钱。但是,五姐被大姨姥爷给揍了,说我养你吃养你喝,你还跟我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