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如此类,描述昆仑奴会水性的文献资料非常多,这里列举了一二。
从这些资料可以印证,唐朝的大部分昆仑来自于东南亚临海地区。

纵然昆仑奴具有极好的水性,为唐朝人的生活贡献了许多力量,但是他们从事的还是低贱、高危的工作,甚至可能还会遭到非人对待。
《太平广记》中记载:
“故李太尉德裕贬官潮州,经鳄鱼滩,损坏舟船,平生宝玩古书图画,一时沉失,遂召船上昆仑取之,但见鳄鱼极多,不敢辄近,乃是鳄鱼之窟宅也”。
可想而知,这些昆仑奴的的待遇有多惨,背井离乡,无依无靠,做着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活,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上,任人宰割。

不过,我觉得有可能部分昆仑奴来自于非洲。
唐朝与非洲的大陆交通十分发达,可能会有非洲黑人被卖到中国当奴,比如诃陵人曾向唐朝进献僧衹,所谓的僧衹就是马来群岛和汉人对非洲黑人的称呼,这也说明,来自非洲的昆仑奴在唐朝是存在的,可能数量相对较少。
如此多的昆仑奴在中国,那他们又是如何来中国的呢?
第一种、战争掠夺
像隋朝大将陈棱那样,大军开进东南亚诸岛,见了矮黑人就捆起来,装进大船,运回来。
第二种、进贡
作为年贡进献京城长安,或者随使者来到中国,被遗留下来。
第三、人口贩卖
大多数昆仑奴是人口贩卖的牺牲品,他们由阿拉伯国家转卖到唐朝。沿海诸省如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常有贩卖矮黑人的船只,有钱人买几个回家,看家护院、打渔种田。
明朝万历初年,广州矮黑人明码标价,《广志绎》记载:“买之一头,值五六十金。”
也就是五六十两银子买一个黑人。
《明神宗实录》也记录:万历初年,湖广之米每石五钱,当时一石米是160斤,用粮价换算,一两银子折合人民币600元,一个黑人的价钱大概在三四万元左右。
两广一带因为与南洋接壤的关系,所以蓄养昆仑奴的特别多。据记载,唐末的时候,广州昆仑奴的数量有了突飞猛进地增长。
广州的豪门贵族不仅自己使用黑奴,还将其贩卖到其它地方,如长江上游四川一带。
黑人奴隶作为中国的官私奴婢,主要工作是从事看门、守夜、挑水、送饭和充当随从等家内杂役。另外用作水手、修船一类的手工业劳动。
为什么古代喜欢蓄养矮黑人?
在中国古人眼里,昆仑奴非常听话,从来不敢擅作主,也绝不会因主人的各种虐待而生气,对主人忠心耿耿,终以身殉。
综上所述,昆仑奴是古代中国社会难以抹去的一笔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他的足迹永载史册,并且还为古代中国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昆仑奴是黑人,曾被当成“动物”抓来中国。唐朝的有钱人,对他们趋之若鹜。凡是巨富之家,必有昆仑奴。可昆仑奴又矮又丑,还不穿衣服,为何唐朝贵族都抢着要?

据《岭外代答》记载,昆仑奴来自一个海岛,头发是卷曲的,皮肤是黝黑的,只要用食物引诱,就能抓住他们,一抓就是千万,可以卖去当奴隶。
“西南海上有昆仑层期国,连接大海岛,……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拳发,诱以食而擒之,动以千万,卖为蕃奴。”(《岭外代答》卷三)
无独有偶,《旧唐书》里对昆仑奴的外貌,也有相同的记载。
据《旧唐书》记载,昆仑奴居住在林邑的南边,头发是卷曲的,身体是黝黑的。
“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旧唐书·南蛮传》)
从唐代的昆仑奴俑来看,昆仑奴大多身材矮小,不穿上衣,只穿个羊皮短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