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为何却留下了扶苏的儿子子婴没有杀?
胡亥没有杀光自己的兄弟姐妹
1. 赵高迫使胡亥自尽时,胡亥想要“比诸公子”而不得,说明仍有兄弟在世

(赵高剧照)
2. 以胡亥即位时的年纪来看,不太可能是秦始皇的小儿子,弟弟应该不少。对皇位有威胁的是兄长
3. 史记有记录被杀的皇子20多人,公主10人,准确性如何很难说。李斯的长子李由就是秦始皇的女婿,如果公主在世,很可能随夫君住在洛阳
子婴是扶苏儿子的说法从何而来?

关于子婴是谁有好几种说法。《秦始皇本纪》记载“立二世之兄子子婴。子婴立,刺杀高,夷三族。”《李斯列传》记载“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名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六国年表》的有关章句记载“高立二世兄子婴” 。在以上众多说法中“二世兄子”一说较为流行。但 我一直认为子婴为秦始皇堂弟。
其一如果子婴若为胡亥的兄长之子或兄弟,那么为何胡亥单单放过他?其二据历史记载子婴是与二子合谋诛杀赵高,由此可看出二子大概都已成年或接近成年,如果子婴是胡亥的侄子或兄弟,那么又有多大可能有两个成年儿子有与他一起谋划呢?其三在秦二世杀蒙恬时,子婴曾直言反对,据【资治通鉴】记载“二世欲诛蒙恬兄弟,子婴谏曰:'赵王迁杀李牧而用颜聚,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卒皆枉国.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陛下欲一旦弃去之.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去也!'”如此直言敢谏,可见他大概是胡亥的长辈,但秦始皇的弟兄据记载的只有成蟜和太后与嫪毐通奸所生二子,而成蟜流亡,二子被杀,所以自认为他有可能是秦始皇的堂弟,胡亥的皇叔。因为只有在这个角度,他既无威胁,又可以对秦二世直接劝谏。
子婴特殊的身份,是秦二世胡亥没有对他下手的关键。

秦二世胡亥,是秦始皇嬴政的第十八子,他之所以能成为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完全是占了古代通讯手段落后的便宜。
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时,架不住胡亥的哀求,便同意让他随行,结果走到沙丘后,秦始皇却意外病逝。
由于秦始皇死得突然,再加上当时正在巡幸途中,因此这就给胡亥矫诏继位创造了条件。
之后,胡亥会同宦官赵高,以及丞相李斯,三人密谋矫诏,将秦始皇召公子扶苏回来主持大局的诏书,篡改为任胡亥为太子,由他接替皇位。
不仅如此,赵高由于担心将来会受到报复,又撺掇胡亥以秦始皇的口吻,下诏逼迫公子扶苏以及大将蒙恬自尽。
最终,胡亥成功继位,而在他继位后,赵高又提议,为了避免有人站出来争夺皇位,本着永绝后患的原则,不如将秦始皇的儿女,也就是胡亥的兄弟姐妹杀掉。
赵高的这个提议,让本就心虚的胡亥深以为然,于是,他一声令下,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儿子先后被杀,另外,还有十几个公主也死在了胡亥的刀下。
不过,在当时如此腥风血雨的环境下,有一个人却逃过了一劫,不仅没有被杀,并且还在后来,成为了秦朝的第三任国君。
这个没有被胡亥杀掉的人,就是秦三世子婴。

按常理来说,胡亥对他的兄弟姐妹祭起屠刀,主要还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胁,但为何公子扶苏的子嗣子婴却没有死在胡亥刀下呢?
要说胡亥善心大发肯定是不可能的,他为了皇位,都能对自己的亲兄弟姐妹下狠手,没有理由会对子婴良心发现。
并且尤为奇怪的是,对于胡亥不杀子婴,包括赵高和李斯这二人,也并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甚至在后来,赵高不仅在众人面前称赞子婴,还将子婴推上了皇位。
那么,子婴为何能做到让胡亥、赵高以及李斯这三个野心家,对他的存在不认为是一个威胁的呢?
实际上,子婴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和他的身份有很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