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始皇到宣统溥仪2132年中,为什么没有听说皇室有双胞胎?
在中国历史上,皇室通常只会有一个皇帝统治国家。因此,当一对双胞胎出生时,通常只会选择一个皇帝继承王位,另一个则被放弃或者被派往其他地方治理。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皇室也曾经出现过双胞胎皇帝,例如在东汉时期,汉高祖刘邦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但最终只选择了其中一个儿子继承王位。
因此,在秦始皇到宣统溥仪2132年这段时间里,我们没有听说皇室有双胞胎,这很可能是因为双胞胎中只会选择一个继承王位,另一个则被放弃或派往其他地方。
此外,中国皇室在这段时间里也面临着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政治斗争、内战和外来侵略,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皇室出现裂变或分裂,从而减少了皇帝的数量。
总的来说,在秦始皇到宣统溥仪2132年这段时间里,我们没有听说皇室有双胞胎,这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皇室选择只有一个皇帝继承王位、政治斗争和内战等。

题主没听说过皇室有双胞胎的事例,不能就当没出现过哈!中国古代皇室中双胞胎的例子还是不少的,古人并不忌讳双胞胎,还把多胎视为祥瑞,不知道现在网上那股双胞胎不吉利的歪风是怎么吹起来的。

简单列一下古代王室、皇室中出现的双胞胎们:
01,商朝殷王祖甲——双胞胎儿子
祖甲是商高宗武丁的儿子,他有对双胞胎儿子,分别叫嚚(yín)、艮(gèn)。
这个嚚可能是嚣的异写,嚣就是商王康丁。
商王祖甲死后,长子子先即位,子先就是商王廪(lǐn)辛。
廪辛死后,由弟弟嚣即位,就是康丁。
02,许僖公姜业——双胞胎闺女
许僖公姜业,就是齐桓公姜小白的粉头小弟,齐桓公九合诸侯,许僖公就参加六次,坚决拥护他桓哥。他有对双胞胎闺女,分别叫妜(jué)、茂。
03,晋惠公夷吾——龙凤双胞胎
晋惠公夷吾,在梁国时曾娶了梁伯的女儿梁嬴,梁嬴为他生育一对龙凤双胞胎,男孩就是晋怀公圉(yǔ),女孩叫妾。
04,楚考烈王熊完——双胞胎儿子
楚考烈王熊完,娶春申君黄歇的小妾李嫣,双生二男,老大叫熊捍(hàn),即后来的楚幽王,老二叫熊犹,即后来的楚哀王。
从这哥俩的例子可知,现在网上流传的什么皇室双胞胎男孩必须得弄死一个、免得影响继承啥的说法,纯粹瞎扯单。
根本不用担心双胞胎孩子的继承问题,谁大谁优先。

05,北齐神武帝高欢——龙凤双胞胎
高欢的妻子武明皇后娄昭君,还给他生过一对龙凤双胞胎,至于是哪个孩子,不详。
06,唐中宗李显——双胞胎闺女
中宗李显的继妻韦皇后,在垂拱元年(685)三月,去房州的路上,诞育一对双胞胎闺女,分别是永泰公主李仙蕙、安乐公主李裹儿。
这则例子是俺依据永泰、安乐的生年情况推测的。
07,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儿子、建康郡王李涣——双胞胎儿子
建康郡王李涣(huàn),是顺宗次子,后来封郯(tán)王,改名李经。
他在祖父德宗在位时,就曾生下一对双胞胎儿子,因此,德宗还被大臣上表恭贺,说喜得皇曾孙,是莫大之庆。
◇ 中书门下贺建康郡王双诞皇曾孙状
右。今日伏见中使朱希颜云:建康郡王双诞皇曾孙者。」伏以圣慈驭物,有亭育之仁。故上天阴骘,降蕃衍之祉。协本支百世之义,见曾孙双诞之祥。克禋克祀,每劳於前古;无灾无害,方盛於今日。熊罴并梦,棠棣连芳。远同华封之祝,更鄙商瞿之叹。斯实莫大之庆,用表无疆之休。所以永固皇家,增辉磐石。臣等忝居近列,倍万欢心。无任抃跃之至!谨奉状陈贺以闻。(《全唐文》卷484)
08,宋英宗赵曙——双胞胎闺女
英宗皇后高滔滔基本包揽了英宗所有子女,其中第二女宝安公主,就是那个嫁给风流才子被小妾气死的包子公主,和第三女寿康公主是双胞胎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