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百科知识

商鞅遭车裂,白起被赐死,张仪缘何全身而退?

常驻编辑 百科知识 2022-12-10 苏秦   魏国   秦国   秦王   楚国   纵横家   邯郸   车裂   军功   楚王   齐国   战国   太子   公子   全身   利益   百姓   财经
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但就是这样一代名将最后没有战死沙场,却在了自己人手里,这不得不说是一场悲剧。他的死与秦王有关,与范雎也有关。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秦国当时由秦昭王当政,武有白起,文有范雎;白起对外能征善战,范雎则能把控大局,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原本秦国在此二人的作用下,可以加速称王的脚步,但在那谋略家辈出的年代,一不小心就会被忽悠,范雎就是个例子。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长平之战后,秦国没有继续攻打赵都邯郸,而是选择了停滞。至于为什么,都是谋士们搞的鬼。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赵国联合韩国,派苏代去秦国当说客,拉拢秦相范雎,而范雎出于个人利益接受了苏代的贿赂与劝说。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苏代的游说并不高明,他说秦国一旦攻下邯郸,那最风光的人肯定是白起,和你范雎没啥关系,功劳也肯定是白起的,到时,你只屈居白起之下,看人脸色行事。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范雎原本是个平民百姓出身,好不容易得到秦王的赏识,在秦国做了秦相之位,风光了一下,怎么轻易让人夺了风头呢,这种事儿是万万不能发生的。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于是,范雎就向秦王进言,要求停战,接受韩、赵的割地求和,秦王也同意了,但是这事儿却没有征求白起的意见,白起在前线士气正盛,一听要撤兵,眼前大好的局势就白白丢了,心有不甘。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后来得知出此下策的人是范雎,心中对范雎的怨气不打一处来,两人从此结下了怨气,而范雎在有意无意中做了赵国的“保护伞”。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公元前259年,秦昭王又想攻打邯郸了,此时白起生病在家,无法出征,于是改派了王陵,结果王陵一下就损失了五个营。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白起病愈后,秦昭王便叫他再去攻邯郸,白起提出了自己看法。他说长平之战秦军也损失惨重,其他诸侯对秦也充满敌意。如果再大举攻赵,各诸侯国必然派兵援助赵国,秦国很难取得胜利。更何况,秦军远征赵国,造成国内空虚,也很容易让人钻空子。所以,白起拒绝出战。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白起的话也有道理,也符合范雎远交近攻的战略,虽然范雎也认同,但范雎为了打压白起,在秦王面前又献了小人谗言,使得秦王对白起产生误会。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这样,秦王与白起,范雎与白起,都产生了隔阂,最后白起出局也就成了必然。所以,白起之死源于秦国内讧,而这种事情在那年月也是很正常的。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白起认为,他是穰侯魏冉的人,不受秦昭王信任,这也是造成白起人生悲剧的原因之一。与范雎相比,秦王更加信任范雎,因为范雎帮他加强了手中的权力,那些王亲贵族手中的大权都被回收了。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总之,商鞅、白起、张仪,三人之中,张仪能够逃脱,主要还是赢在了他的身份上,纵横家主要从事外交事务,常年奔走在各国之间进行游说,见得世面多了,认识得人多了,对各个诸侯国也相当了解。所以,他最后给魏王、秦王下个圈套,也符合纵横家的气质。这也是他个人社交能力的体现,绝对是个牛人。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至于,商鞅和白起,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很为秦国着想,商鞅作为一个变革家是合格的,他没有因为个人利益选择中途退场,从而造就了秦国的霸业基础。而白起拒绝出征,也是站在秦国的现实基础之上的结论,但他们却都死于利益之争,这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iIF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自己生来“二百五”
  • 《大秦帝国之崛起》:氛围、气势跃然于纸上
  • 激励自己努力读书的正能量句子
  • 「古都钓韵」格律诗词第014期
  • 悲叹才俊王勃
  • 自古成大事者,通常都是智谋宏大和坚韧卓绝之人。
  • 登阁滕王,感怀南昌
  • 史书里有哪些部分是已被现代考古推翻的?
  • 风雨快乐,人生不必躲在
  • 历史上不知所踪的十大名人都是谁?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