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局势下,虽然秦军和赵军兵力相差不大,但有坚固的壁垒为支撑,有崇山峻岭为阻碍,秦军实际上只需要很少的兵力便已经能够对赵军形成合围。而由于地形的限制,无法完全展开的赵军主力,是完全无法攻破依托地形进行防守的秦军阵地的。
长平之战,秦赵的国运之战,从交战双方的军力对比来看,似乎秦军六十余万对阵赵军的四十五万,虽说具有优势,但却也不足以对其实施包围,最终歼灭,毕竟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即便说后来秦军征兆国内大量的青年前来助阵,但这些人只不过是作为运输粮草以及起到辅助作用的存在,那么秦军又是凭什么做到倍而围之并做到大获全胜的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白起剧照
一,武器的优势以及强大的军队,我们都知道秦军攻占天下靠的除了先进的制度以外还有强弓劲弩,靠着这些的秦军才能无往而不利,而面对秦军的强弓劲弩的攒射,突围自然不是那么容易,即便这种包围并不是那么的坚固厚实,但面对的是同样强大的秦军锐士,无坚不摧的利器,自然大大的增加了赵军突围的难度。
二,大量坚固工事的辅助,虽然说秦军的人数不足以对赵军进行包围,但赵军毕竟是陷入秦军的包围圈,才导致自身的被围,所以秦军修筑的大量工事则成了包围赵军最大的辅助,只需少量的人手加上强弩便可以对赵军形成压制,这也无形中减少了秦军兵力的分散,得以在没有工事辅助之处布置更多的军队来抵御赵军的突围。
三,高昂的士气支撑以及强大的统帅,虽说秦军得以包围赵军,但是赵军的实力也是非常强大的,整个长平之战中,突围给秦军造成的伤亡足有近三十万之多,而即便是这种程度的打击也没能使秦军奔溃,而是依旧坚定地抵御赵军的困兽之斗,这点可不是一般将领的个人魅力所能做到的。
也正如赵括自己所说的那般,除非是白起,若是别人,必然可胜之,毕竟在秦军中能有这么大人格魅力以及让军士如此悍不畏死的人的确除了白起之外便可能再无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