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宝玉娶了薛宝钗后,王夫人为什么后悔没有让黛玉过门?
关于王夫人天性凉薄的证据比比皆是。宝玉上去和金钏调情,王夫人认为金钏儿是“行无耻之事”。上去给金钏儿一大嘴巴,金钏儿羞愧跳井自杀。主子连事实证据都不讲的吗?这可是人命啊。
而在七十七回,王夫人带了李嬷嬷等进大观园请人。晴雯恹恹弱弱的,被人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被两个女人架起来撵出了贾府。同时被驱逐的有四儿芳官等人。真是没有丝毫的恻隐之心。
如果林黛玉的逝世能够引起王夫人愧疚,这显然是前后矛盾的。所以并不是林黛玉之死让王夫人后悔的。
在我看来,还是王夫人一己之私做了掉包,害贾宝玉失了信念,对现实产生了抗拒,并不接受薛宝钗的讽谏的后果,让王夫人对儿子贾宝玉的痛苦发自内心的关怀,自觉错误才导致后悔。毕竟王夫人宠溺贾宝玉,是真实的母子关怀之情。
03,除了贾宝玉这个儿子王夫人并无其他依赖和指望,天伦之乐更休谈,王夫人预感自己的结局不明朗,以致后悔:
贾宝玉娶了薛宝钗后发生的变故巨大,不仅导致贾宝玉性情变化,林黛玉逝世,更重要的是贾宝玉失去了对贾府和尘世的留恋。甚至有出家的念头,对于整个家族的损失和影响可想而知。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有可能是王夫人。
王夫人爬在宝玉身上大哭时,因为“苦命儿”三个字,想起了已经死去的长子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红楼梦》
贾珠管教严格,早年逝世夭折了。贾元春进了皇宫,并且还是女儿指望不上。仅有的一棵独苗贾宝玉,仅仅因为娶妻薛宝钗,便搅合的天下大乱,还要出家跳出尘世。王夫人失独后还能指望谁呢?
都说悲剧是把美好撕开让人来看。不管怎样,之前整个贾府充满天伦之乐,贾宝玉不成材但是围绕在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袭人晴雯鸳鸯麝月等一众女孩身边的时候,包括贾母在内膝下承欢,每个人都享受着各自的喜乐。
但自从贾宝玉娶了薛宝钗,大厦将倾生无所恋的即视感,让王夫人顿时没了依赖和指望,也没了往日的天伦之乐。王夫人的未来,能指望着心里没有念想,如行尸走肉一般的贾宝玉吗?老无所依老无所养倒是真的,哪还有什么天伦之乐?前后对比,王夫人怎能不后悔?不留下心理阴影就不错了。
而这种种的源头,皆来自于棒打鸳鸯拆散姻缘。王夫人的后悔恰恰证明,王夫人与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这件事是有关系的。不然没有关系,谁会无缘无故感叹后悔呢?
总之:王夫人并非愧疚于林黛玉逝世,也不是心疼薛宝钗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只是贾宝玉失去信念,万念俱灰还要出家的现实变故情况下,对儿子贾宝玉的关怀,以及自己得不到天伦之乐,得不到养老指望下的未来担忧。说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脚也是正确的。
王夫人没那么高尚。表面她是求神拜佛善良厚道的二太太,其实她遇事没有主见,脾气急躁冒进,不计后果。书中我不喜欢的就是她。可能王夫人生活在封建家庭之下,与妯娌邢夫人赵姨娘勾心斗角,早已习惯了无愧疚的心态,也算情有可原。好在王夫人对儿子贾宝玉的关怀是发自真心的,看到了人性的一点光辉。
对此你怎么认为呢?(图片来自网络)
薛宝钗过门后,王夫人会不会后悔当初没娶林黛玉?我想这是一定的。
虽然红楼未完,但根据前八十回的线索,我们是可以轻易得知贾宝玉最后娶的妻子是薛宝钗的。
“金玉良缘”之风,自薛家住进贾家不久,就刮了起来,薛宝钗项上的金锁“须得与有玉的配”,整个京城,谁人不知荣国府二公子贾宝玉衔玉而诞?说起玉,谁人不第一个想到这位公子?更别说贾府中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