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正题。鳑鲏又称四方皮、彩圆儿、镜鱼,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欧洲的淡水鱼,对水质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补气健脾,清热解毒)。
它们雌雄异体,雄鱼呈胭脂色,雌鱼生殖期产生产卵管。有时我觉得鱼儿很可怜,两条彼此相爱的鱼儿,却不能有亲密的交配行为,只能是雌鱼将卵排出体外,雄鱼在周围排出“小蝌蚪”,从而形成体外受精。
而鳑鲏则更为可怜,因为长不大(据说有10公分的,不过我没见过),且寿命不长(4—5年),繁殖能力较弱,因为它们的繁衍必须借助外力,以提高繁殖成功率和幼鱼存活率。

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它们选中了河蚌。
每到4—6月的繁殖季节,两情相悦的鳑鲏夫妇就四处寻找河底的河蚌。找到后,雌鱼将产卵管插入河蚌的入水口,将卵产入河蚌的鳃腔内,然后,雄鱼在河蚌的入水口附近排出“小蝌蚪”,“小蝌蚪”进入鳃腔与卵子结合。此后,受精卵进入河蚌的鳃瓣,在那里孵化。3—4周后,已经孵化的鳑鲏幼鱼才离开河蚌,在水中自由生长。
而河蚌呢,它也并非无私帮助鳑鲏繁衍后代,而是将自己繁衍后代的责任,也交给了鳑鲏!

河蚌又称蚌壳、歪儿,是一种生活在湖泊、河流、小溪中的软体动物,外面有两个壳。
河蚌也是雌雄异体,和鱼儿一样,也不能有亲密行为,而必须依靠体外受精来繁衍后代。
它们的繁殖季节与鳑鲏相同。雄性河蚌将“小蝌蚪”排入水中,“小蝌蚪”进入雌性河蚌体内,与卵子相遇并结合,进而留在鳃腔内发育。幼体孵出后,形成河蚌特有的钩介幼虫。

当雌性鰟鮍将产卵管插入河蚌入水口时,钩介幼虫也趁机附着在鰟鮍身上,寄生在它的鳃、鳍等处。鰟鮍的皮肤受到刺激而异常增殖,将钩介幼虫包在其中,形成囊状的保护膜。
钩介幼虫通过这层膜的上皮吸取鱼的养分。经过2一5周的时间,钩介幼虫变成幼蚌,破囊而去,进入水体自由生活。
千百万年来,鰟鮍与河蚌就这样彼此成全、相生相伴,因而,有鰟鮍的地方就一定有河蚌,有河蚌的地方也一定有鰟鮍。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鳑鲏鱼在以前的农村,可谓到处都有,它承载了我们童年时期许多的回忆。由于这种鱼个体小,口感差等原因,因此它基本上无人问津,最多只能抓来喂鸡,喂鸭,是人们眼中典型的"鸡胁"。在水产养殖生产中,也被列为了野杂鱼之列。

不过现在,在农村却很少看见它们的身影了。而由于鳑鲏非常漂亮,且容易养活,因此它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观赏鱼的养殖品种之一。当然,它也由那些年人们眼中的"鸡胁",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了受人追捧的"香馍馍"。
说鳑鲏鱼的繁殖,的确非常的特别。虽然它们和其它淡水鱼类一样,是雌雄异体,通过产卵完成繁殖。但它们的繁殖,还需要与河蚌合作才能完成。性成熟的鳑鲏鱼,到了繁殖季节(4~6月),雌雄鱼会结伴寻找河蚌,找到开口的河蚌(正常的呼吸觅食状态)后,雌鱼就会将产卵管插入河蚌的水管中,将卵产到河蚌的鳃腔内。

随后雄鱼也会在河蚌的入水口附近射精。通过河蚌的呼吸,雄鱼的精液随之被吸入到鳃腔内,与雌鱼的卵完成受精,随后受精卵会转移到河蚌的鳃瓣慢慢发育。由于河蚌的呼吸作用,鳃瓣处的水处于流动状态,溶氧量较高,这大大提高了鳑鲏鱼受精卵的孵化率,经过三四周的时间后,鳑鲏幼鱼才会脱离河蚌,自行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在鳑鲏鱼产卵活动之时,河蚌也会把自己的受精卵,散落在它们身上。也就是说,河蚌卵也需要寄生在鳑鲏鱼身上发育。由此可见,鳑鲏鱼和河蚌是生物中的一种共生关系(鳑鲏鱼对河蚌的依赖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