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百科知识

一亿多中国人是怎么惹上糖尿病的?

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糖尿病本来并没有什么危害,只要将血糖控制好,一般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如果血糖控制不好,长期偏高,则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如糖尿病眼病导致失明、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等。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为什么如此之多?我们该如何预防糖尿病?一起来学习一下。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多组织的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严重时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而危及生命。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我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已有认识,属于“消渴症”范畴,早在公元前2世纪,《黄帝内经》中已有论述。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糖尿病的分型

根据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以及对病因的认识,目前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型糖尿病、其它型糖尿病。随着对糖尿病的本质的认识的加深,糖尿病的分型还可能会做出一些修改,故上述的分型也是指暂时的,是基于现有的认识而建立的。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1型糖尿病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主要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多见于青少年,与遗传关系较为密切。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2型糖尿病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目前90%的糖尿病都是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进展到以胰岛素进行性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妊娠性糖尿病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不包括在怀孕前已经确诊患有糖尿病,后者叫做糖尿病合并妊娠。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它型糖尿病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由病毒感染、内分泌疾病、药物使用等原因而导致的血糖异常。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糖尿病的发生原因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异常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的病因不尽相同,就算是同一类型的糖尿病也存在着异质性。总的来说,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遗传因素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同卵双生子中,1型糖尿病的同病率达30%-40%,因此遗传因素在1型糖尿病中起重要作用;2型糖尿病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辈患有糖尿病,子辈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1型糖尿病中除了遗传因素外,还与病毒感染、某些化学药物的使用、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相关。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环境因素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中,环境因素被认为起绝对主要作用,包括年龄的增长、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应急状态等等。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任何疾病都有它的高危因素,我们预防主要从高危因素着手,消除高危因素就能很好地预防某种疾病。糖尿病的高危因素有肥胖、不良情绪、久坐不动、熬夜等。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肥胖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超过60%的人属于肥胖症患者。体质指数(BMI)的正常范围为18.5-23.9,超过24属于超重,超过28则属于肥胖。肥胖症患者患糖尿病的几率是体重正常者的2-3倍,BMI值越大患糖尿病的风险越高,特别是腹型肥胖患者,其患糖尿病的几率会更高。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良情绪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高度情绪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等容易导致糖尿病。因为当人体情绪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这些激素会对抗胰岛素,导致胰岛素无法正常工作,继续导致血糖含量增高。现代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性格内向、脾气暴躁等不良情绪的人群患糖尿病的几率更大。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久坐不动bw6拜客生活常识网

由于现代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久坐不动非常常见。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现在人们平均每日静坐时间超过8小时,最长能达12小时。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会导致肥胖、高血压和高血糖,因为运动量过少,体内的能力不能够被及时地消耗,导致能量的堆积,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所以更容易患糖尿病。

相关阅读:

  • 低糖低脂食品误区 三大低糖水果对糖尿病有好处
  • 糖尿病人的饮食指南 适合糖尿病人群的三款自制甜点
  • 喝红茶可以预防糖尿病
  • 常期喝酸奶能预防糖尿病吗?
  • 用对调味品能够预防糖尿病
  • 糖尿病可以喝酸奶吗?9类人群宜多喝酸奶
  • 小心!常吃洋快餐易患糖尿病
  • 吃过多白米饭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 长期喝酸奶有助预防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应该多喝酸奶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