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住了3天后,在吴远碧的一再坚持下,家人们带着她回到了那个狭小而破旧的出租屋。

回到家的吴远碧,状态越来越差,5月16日早上,丈夫曹云辉发现,吴远碧瘪下去的肚子,又再次鼓了起来。
预感到不妙的曹云辉,立即打电话叫来了儿子。
父子俩围着吴远碧,急得团团转,可是因为筹不到救命钱,他们也不敢将吴远碧往医院送。
可就在全家人都陷入绝望之际,一辆救护车呼啸而来的救护车,为吴远碧再次带来了生的希望。
原来是重庆当地的一些媒体,对吴远碧的事情进行了连续报道,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为此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救治吴远碧。
来到吴远碧家门口的救护车,正是重庆市卫生局派来的。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奄奄一息的吴远碧,被迅速送到了重庆市中医院。
入院后,医院为吴远碧组织了来自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会诊,专家组还为吴远碧拟定了初步的治疗方案,但由于病情过重,吴远碧的情况,似乎并没有迅速好转。
她的身体出现了浮肿,腹腔内又重新出现了积水,内脏等器官也开始衰竭,但坚强的吴远碧一直充满着强烈的求生欲望,社会各界的爱心行为,更是让她坚定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在得知吴远碧在医院每天需要花费四五千元后,重庆市急救医疗救助基金会第一时间就为吴远碧送来了一万元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为吴远碧伸出了援助之手,救治吴远碧的医院的医护人员,也自发组织了起来为吴远碧进行募捐。
医院相关负责人更是表示:“我们医院现在不考虑钱的问题,就是一个,治病救人。”

被病魔折磨了十多年,吴远碧一直迟迟未能得到有效救治,一切都是因为一个“钱”字,然而,当她剖腹自医,换来大家的关注,再也不用为没钱治病而发愁时,她却再也没有机会康复了。
2011年6月2日21时48分,在挥刀剖腹26天后,吴远碧走完了她仅仅53年的人生路,结束了她始终为钱和病所困的一生。
妻子离开后,悲痛欲绝的曹云辉多次告诫儿子,一定不能哭,因为自己家得到了那么多医疗专家和爱心人士的帮助,应该感恩,而不是哭泣。
但是,弟媳的一席话,还是让曹云辉哭成了泪人。
“现在晓得不说话了哈?原来两个人一天到晚地吵,现在剩你一个,我看你和哪个吵!”曹云辉闻声转过去,看了弟媳一眼,再转过身时,已是泪流满面。
直到妻子走了,曹云辉才领悟到,自己那个瘦小且体弱多病的妻子,对自己、对整个家来说,是何其的重要。
在悼念厅里,曹云辉趴在妻子吴远碧的身边嚎啕大哭,他一遍遍地说着:“和你吵了一辈子,我错了,我错了。”
可是,他的悔悟来的太晚了,他的妻子再也听不到了。
拥有时不懂得珍惜,失去时才追悔莫及,而这不仅是曹云辉,而是我们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写到这里,我很想责怪曹云辉一家,我想知道,他们为何不拼命赚钱为吴远碧治病?为何不给她买当时当地每年仅120元的新农合?为何对自己的亲人这般无情?
可是就在我为吴远碧的离去感触万千之际,不禁想起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一段话:
在我年纪更轻、见识更浅时,父亲曾给我一个忠告,它至今仍在我脑海萦绕。
“每当你要批评别人时,”他告诉我,“要记住,世上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么好的条件。”
是啊,我们或许只是看到了吴远碧家人的冷漠,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他们十几年来被病魔掌控的无奈;我们或许只是事不关己的说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却根本没想过,我们在很多方面,拥有比他们更好的条件。
从吴远碧的故事里,我们更需要做的是对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的感恩,而不是对她家人的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