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天生就有吃瓜子的本事。无论是西瓜子,葵花子,还是白瓜子,轻轻一咬,舌尖一卷,就能得到一个完整的瓜子仁。
新年期间顺便来看看。
吃瓜,看戏开心。
和你的老朋友聚一聚。
瓜子,当之无愧的国民小吃
早在北宋时期,童谣中就有“正月吃瓜子,二月放风筝(风筝)”的说法。
到了明清时期,全国各地都在吃瓜子,清末以来开始流行南瓜子,民国时期出现的葵花籽很受欢迎。
中国人喜欢瓜子,
也许一开始是节俭,
后来深入到饮食文化的层面。
吃瓜子大概起源于北方。
这不仅是因为吃瓜子的记载主要见于北方的历史文献,更客观的原因是北方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农闲时,人们整天呆在家里避寒,消磨时间的主要方式就是吃瓜子和聊天。
法国传教士古博查在19世纪中期来到中国后,对中国人吃瓜子的习俗描述如下:“无论是在街上还是在小路上,你都能买到瓜子。”
瓜子为什么这么容易上瘾?
吃瓜子的习俗流行有几个原因:
有益于社会互动
用瓜子招待客人可以体现主人的待客之道,客人吃瓜子会有“被招待”的感觉,从而为社交定下愉快的基调。
可以缓解紧张。
吃瓜子可以分解成几个小窍门。这些动作简单、轻松、愉快,可以缓解对方吃饭时的紧张情绪。
可以调节气氛。
瓜子的趣味性和调节紧张的功能,会让人放松,消除相处中的敌意,让交际双方表达起来更加轻松自然,想法和思路更加灵活多样。
有利于延长通话时间。
吃瓜子是一种少吃多次的饮食行为。可以随时停下来,也可以随时拿起来继续吃,这样就拉长了吃饭时间,可以为社交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
有些人吃瓜子吃到口干舌燥,
但是我还是控制不住我的手去嗑瓜子,
就像上瘾了一样。
这是因为吃瓜子的目标可以刺激大脑的奖赏机制,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会被激活,分泌快乐激素。
一个一个吃的过程,正好完成了“预设目标→行动→大脑分泌快乐激素→完成目标”的设定。这个过程循环刺激大脑,会让大脑中的奖励机制变得不那么敏感。
所以大脑变得不满足,
有必要不断提高刺激强度,
“瘾”就形成了。
吃瓜子的“上瘾”机制;
【刺激】看到瓜子就开壳。
【奖励】吃瓜子。大脑受到瞬间刺激后,释放出大量多巴胺,大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于是大脑记住了这个奖励机制:吃瓜子会得到奖励。)
【刺激】再吃瓜子,大脑又会受到刺激。
【动作】多巴胺开始分泌,让你有动力再拿一颗瓜子,吐掉壳,吃瓜子。
【奖励】吃了之后,多巴胺再次分泌,大脑再次得到奖励。
所以,开始不断地
“刺激→行动→奖励→刺激→行动→奖励”
所以,
你喜欢吃瓜子,
其实我不喜欢瓜子的味道,
但是吃瓜子+吃饭的过程,
这就是你的“上瘾”机制。
三种瓜子各有各的营养特长。
瓜子有很多种,
常见的有葵花籽、南瓜子、西瓜籽。
由于它们都属于水果种子,所以在营养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
脂肪含量在50%左右,其中葵花籽53.4%,南瓜籽48.1%,西瓜籽45.9%,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
含蛋白质较多,其中葵花籽19%,南瓜子33.2%,西瓜籽32.4%,能补充植物蛋白。
富含膳食纤维,葵花籽占4.5%,南瓜籽占4.9%,西瓜籽占5.4%,有助于通便。
此外,它们也有自己的营养特色:
南瓜子
富含钾,有助于控制血压。
南瓜子是葫芦科南瓜的种子,富含钾(672 mg /100 g)。钾是维持人体正常运转的关键营养素之一,有助于降低因钠过多而导致的高血压。
因为钾能促进钠从尿中排出,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从而降低血管压力。该系统是人体内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被过度激活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