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来一包状元饼!”初夏,沪郊冯静古镇,伴随着烈日和阵雨,还有一年一度的中考。临近考试的那一天,枫泾及周边地区的家长,往往会给正在备考的孩子吃一口古镇的传统美食——状元糕,为的就是让孩子“状元第一”。
枫泾状元糕是金山区的传统糕点,是“枫泾四宝”之一,承载着属于冯静古镇的独特味道记忆。咬下去,又脆又好吃,烤年糕的香味马上就出来了,而嘴里淡淡的甜味也不会太甜。味道恰到好处,让人欲罢不能。
70岁的余家林经营着冯静古镇唯一一家仍在生产和加工状元糕的作坊。老作坊始于1953年,至今已有69年历史。1979年,车间搬到冯佳巷,两个新车间和一个销售店建成。当时,该车间属于枫泾镇供销社的公共资产。也是在这一年,余家林成为了工作坊的一员,这个工作坊持续了43年。
市场化浪潮对老作坊冲击很大。如今,老作坊里只剩下老余等6名老员工,生产加工的糕点种类也锐减。“过去,我们也生产奶油蛋糕等各种蛋糕。现在,我们主要随着季节的变化制作一些当地人喜爱的传统糕点,如状元饼和月饼。”
“我们仍然使用旧的工艺和配方。他们(老年顾客)说,吃起来还是和年轻时一模一样。”虽然40多年过去了,但老余对1号饼的制作过程依然一丝不苟。
“粉不能太糯,不然会软不成形。面饼做好之后,要晾2~3天,把多余的水沥干再切片烘烤。一般春夏是做状元饼的最佳时间。这个时候湿度和温度最合适,做出来的状元饼薄,不容易碎,也是状元饼最畅销的季节。”老余一边介绍,一边操作切片机,将一块块粉饼切成莲花花瓣般薄的一号饼。
在一个近400平方米的老车间里,于家林的老朋友们正熟练地将一块块状元饼铺在烤盘上,送入烤箱。刚出炉的状元饼经过切、烤、烘,色泽金黄,薄而脆。
“一定要在出炉后尽快包装好,这样才能保持1号饼的松脆口感。”师傅们不顾烤盘散发的余热,熟练地将状元饼打包放在烤盘上,交给老余打包。老食客会发现,状元饼是用带有浓郁风井乡土情结和状元郎图案的粉色包装纸包着的,几十年来都没变过。
传统配方,传统包装,在老作坊做了40多年合伙人的6个人紧密合作。短短一个上午,一袋袋状元饼在车间里堆成了一座小山。“我们一天能做1000袋左右的状元糕。不过,再过几年,老家伙们也要退休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人继续做状元饼。”老余说着,眼里闪过一丝落寞。
每个70年代的孩子都有自己的零食。虽然那些时光已经渐渐远去,但留在记忆里的,更是弥足珍贵。
据悉,近年来,为了延续和传承这些百年名品,枫泾镇积极帮扶老字号。今年5月,枫泾镇状元饼已申请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另一方面,枫泾镇正在着力打造古镇地区的老字号一条街,帮助传统老店在新消费时代展示产品魅力和历史积淀,寻找新的发展模式,找回人们对童年和故乡的甜蜜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