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居家生活

东方快评丨“精装房”乱象呼唤装修标准精细化

常驻编辑 居家生活 2022-08-18 精细化   装修标准   快评丨

近年来,上海、浙江、海南、安徽、江苏、河南等许多省市先后出台了“精装政策”。但记者调查发现,精装修房屋质量问题时有发生,主要是货不对板、缩水、漏水、减配等。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记者以“精装修”和“质量问题”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相关的民事案件超过1.4万件。(8月17日《法治日报》)3tH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精装修房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宠,销售比重越来越大。继多地出台精装政策之后,今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新建住宅全装修交付使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推行“精装房”,本是一件多赢的好事,不仅有利于防止建筑施工安全、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等问题,也为购房者节省了后期装修的时间和精力。3tH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许多“精装房”非但没有帮业主省心省力,反而带来了一连串烦恼。有的精装房漏水严重,地面不平整,墙面漆质量差且掉灰;有的拆开屋门,竟是用纸壳装填;还有的楼板开裂,客厅甚至露出钢筋……开发商宣传可以拎包入住的“精装房”,成了不少消费者的“惊装房”。“精装修后再装修”的现象十分普遍,“买房人苦精装修质量问题久矣”成为购房人的心声。这严重违背了有关部门推行“精装房”的政策初衷,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3tH拜客生活常识网

“精装房”质量问题频发,除了开发商为了压缩成本,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利益作祟外,关键在于精装修标准不明晰,让开发商从中钻了空子。虽然国内首个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对全装修房装修品质和性能进行评价的团体标准《住宅全装修评价标准》,于2019年1月1日起实施。但该标准并非国家强制性标准,对开发商缺乏约束力。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开发商往往没有约定具体的装修标准,仅规定了装修的报价,给自己留足暗箱操作空间。即使消费者收房后发现费用虚标,货不对板,也难以拿出有力的证据进行维权。3tH拜客生活常识网

“精装房”乱象呼唤精细化标准。首先,完善精装修标准。精装修是否合格,不能开发商自说自话。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精装修商品房管理办法,明确精装修验收标准,纳入备案管理。同时,进一步规范《商品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增加“精装修清单”,注明装修材料的品牌和规格,堵塞开发商“暗度陈仓”的漏洞。3tH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次,强化样板房管理。开发商设置的样板房,是消费者购房的重要参考,也是监督装修质量的有力依据。为此,多地出台规定,要求开发商在交房后保留样板房三到六个月。但是不少开发商早早一拆了之,致使精装修标准无法对证。对此,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对于违规提前拆除样板房的开发商依法重罚,并列入失信黑名单,在土地竞拍、行政许可等方面予以限制,彻底打消少数开发商的侥幸心理。3tH拜客生活常识网

此外,推广精装修保险。近年来,浙江杭州、温州等地纷纷试点住宅全装修质量责任保险。通过第三方“风控团队”,对参保住宅的装修工程进行全过程实时质量监控。对于在保险期限内出现的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公司依据保险责任承担赔偿义务。此举有力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化解“精装房”的矛盾纠纷,值得各地借鉴推广。3tH拜客生活常识网

作者:张涛

相关阅读:

  • 广东建立短时精细化预告机制 及时预报险情护航民众安
  • 非凡十年丨精细化管理,让这座百年小区焕新“美丽家园”
  • 东方快评丨“婚礼成本”减半彰显社会文明进步
  • 东方快评丨解决居民头等大事,也是抗疫惠民之举
  • 东方快评丨积极“心理抗疫”,让科学防疫更人性化
  • 东方快评丨“洗衣液奶茶”是缺乏社会责任的馊设计
  • 东方快评丨“用餐人帮店家清扫”传递满满正能量
  • 东方快评丨警惕过度“打卡”增加家长负担
  • 东方快评丨铲除“山寨维修”需要多方发力
  • 东方快评丨弃养宠物不仅仅是无视法律丢了文明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