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溪漫步道

崇溪漫步道
旧街三号正前方就是云河夜游的码头,有兴趣的可以登船观赏夜晚崇阳溪两岸的灯光秀。这里还矗立着朱熹的石像,看了看旁边石碑上的介绍,原来此处是一个古渡口,朱熹居于武夷时,经常从这个渡口出发,泛舟崇溪到各地讲学。

崇阳溪

崇阳溪
以上算是吃住行方面的攻略,接下来是游记部分。
——攻略、游记分割线——
【第1天】
历经4个小时的铁路+公交,我们顺利抵达武夷山。在南门入口一张标准的到此一游照还是必须的。山形大门右手边便是售票大厅,一排自助取票机整齐地摆放在那里,取票、刷票相当便捷,入园后就直奔乘车点,我们行程的第一站是大红袍景区,淡季没有从南门直达的车,需要到武夷宫转车。

景区入口
※大红袍——武夷茶人的精神象征
大红袍景区
大红袍景区的名字源于景区内的大红袍母树,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的状元,它生长在武夷山北部的九龙窠中,目前的大红袍母树仅剩几株,极为名贵。

大红袍
进入景区,两边的山南北对峙骈列,山间是名曰“九龙窠”的大峡谷,谷内曲径通幽,一条石板路延伸至峡谷深处,路的一旁是茶园,里面种植着不同品种的茶树,主要有玉桂、金桂等。

大红袍

大红袍
大自然赐予了武夷山独特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历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将在山中或游览、或隐居、或著述、或授徒,前赴后继,你来我往。文人墨客总喜欢写点什么,于是就留下了众多的摩崖石刻。这块崖壁上就刻满了古人的“涂鸦”。

大红袍
拾级而上,一排排茶树也呈阶梯状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谷里。

大红袍
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两侧奇峰耸立,怪石嶙峋。

大红袍
这座长条状的单面山像极了一艘出海远行的巨轮。

大红袍
步行15分钟后来到一处观景台,一抬头,举世闻名的大红袍就生长在悬崖峭壁上。一共六株古朴苍郁的茶树,据说已有340余年的历史,如今仍然枝繁叶茂。底下砌成的石台犹如佛龛,供奉着如神灵般的母株。

大红袍

大红袍
2007年7月,最后一次采摘自母树的20克大红袍茶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这也是现代茶叶第一次被藏入国博。从那以后,武夷山不再制作母树大红袍茶叶。

大红袍
观赏平台上立有一块石碑,上面记述了大红袍母树的由来。本是平常之物的大红袍,历经风吹雨打日晒仍傲立在峭壁上逾百年,它已经不光是武夷岩茶的代表,也是武夷茶人的精神象征。

大红袍
※岩骨花香——舒适惬意的慢游体验
岩骨花香漫游道
欣赏完大红袍母株的风采,千万不要原路返回,继续沿着台阶往上,你会有意外收获。

岩骨花香漫游道
穿过一小片树林后柳暗花明,眼前豁然开朗,底下便是武夷山主景区三大慢游路线之一的岩骨花香慢游道。
流香涧——武夷山茶核心产区“三坑两涧”之一,是一段窄如小巷的峡谷。
岩骨花香漫游道
巷谷宽仅一米,长约百米,抬头可以看到犬牙交错的崖石,偶尔会被从一线空隙中透进的光线所炫目。
岩骨花香漫游道
放低视线,看流挂在石壁上的一道道水痕,闭上眼,用耳聆听叮咚悦耳的自然之音,用鼻闻尽清新纯美的自然之味。
岩骨花香漫游道
眼尖的女儿发现旁边的小溪中几条小鱼游来游去。
岩骨花香漫游道
女儿把这块岩石命名为“母鱼石”,它就像鱼妈妈一样守护着溪水中的小鱼。
刚刚走出流香涧,前方虽然绿树掩映,但仍无法阻挡一座奇特的山探出它的脑袋,山顶一块巨石与山体完全割裂,犹如天外飞仙般,这便是飞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