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在牛肉火锅里的菌子,不在贵价,而在种类丰富。奶浆菌、青头菌、扫把菌、牛肝菌,有什么用什么,种类越多,就越能承托出牛肉汤底的鲜美。

见手青是最不可或缺的品类,云南人觉得,这是加入牛肉火锅中最鲜的一种菌,当然,也是风险最高的一种菌。

见手青也是一种牛肝菌,所谓“见手”,指的是被人手捏过掐过,或是被刀具切过的断面,在短时间内呈现出青绿颜色的情况。
实质上,见手青的变色,与削好的苹果变色一样,都是有机物氧化现象。严格说来,会变色的菌子不一定有毒、有毒的菌子也不一定会变色。但另一方面,见手青的变色现象,也说明它的有机物比较活跃,这恰恰证明了有毒的可能性较高。
通过变色来判断是否有毒,是现代生物学和化学没有成熟应用之前,来自云南百姓的智慧。

煮食,也是消毒的重要手段。事实上除了鹅膏等少数含有毒生物碱的真菌之外,大部分野生菌的毒性,都能用高温的方式消毒。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吃火锅过程中,拨弄见手青的筷子,也要一起丢进汤锅里煮满20分钟才能食用,这是在云南吃菌的规矩,也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

这几年,很多旅行和美食攻略,都把野生菌中毒包装为“看小人”,用诙谐的口吻描绘野生菌致幻的奇妙感受。
事实上,致幻是真的,野生菌中毒确实会出现眼睛看到的世界重影、扭曲、变色的情况。但这个过程一点都不浪漫,相反,大脑的思考是清晰的,并没有喝酒之后出现的兴奋、飘飘然的体验,而是伴随着严重的晕眩、恶心、肠胃痉挛疼痛。

非要比拟,这种体验应该是喝酒第二天早上宿醉的恶心,与急性肠胃炎的痛不欲生的结合体。此外,还伴随着就医过程中的洗胃、保肝等治疗手段。严重的,会对人的中枢神经和内脏产生不可逆损伤。
绝不是开玩笑,而是无数先行者的血泪教训。

从生物学上来看,不从事光合作用的真菌,是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但擅长化整为零的特性,又能把它归到食物链的最底端。《庄子》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这既是中国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也归纳了蘑菇中所包含的,物极必反、九九归一的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