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城遗址俯瞰
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1974年带队到吴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吴城文化”的命名者)认为,吴城遗址是吴城文化的都城所在地,吴城曾经是一个有军队、有政权的方国,有着完整的城墙和功能区划,有着较大规模和相对严谨的分区布局。其建造时间虽不明确,但其自商代中期起,至少延续了400多年。国家文物局给吴城遗址定性为商代中晚期都邑遗址。
根据地层迭压关系和考古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吴城文化可分为三期:第一期,相当于郑州二里冈上层,即商代早期;第二期,相当于殷墟早、中期,即商代晚期;第三期,相当于商末周初。

吴城遗址土城墙
10次考古发掘基本上集中在土城内,资料反映城内分布有商代的居住区、制陶作坊区、铸铜作坊区、祭祀场所、墓葬区、城墙和城壕等。而吴城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祭祀礼仪
吴城祭祀广场由道路、建筑基址、祭吴城祭祀广场由道路、建筑基址、祭祀台座、红土台地与柱洞群五部分组成。其中,红土台座及道路位于城址中轴线的中心位置;道路铺设考究,沟通连接各遗迹;在人工堆筑的红土台座上,分布着廊道、建筑基址、祭祀台座、柱洞群等遗迹。这些遗迹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庄严肃穆的大型宗教祭祀场所。

吴城遗址祭祀广场

陶面具范

祭祀广场复原

祭祀广场复原
2、文字使用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吴城上百件石范、陶器上的文字符号,主要采用刻画或戳印的方式,施于器表。

文字陶片
文字陶片“臣”字在甲骨文中经常出现,商代“臣”字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奴隶,另一种是臣僚的意思。

五

州

九

鹱

田

吴城文字解读
吴城文字主要有记事性质文字、计数性质文字及刻符三类,内容反映了商时期社会史实、易卦、窑业生产乃至所有关系等方方面面,表明吴城是当时集政治、军事和经济于一体的大型城邑。

折腹成组文字釉陶罐
折腹成组文字釉陶罐上印有十二个文字符号,呈环形排列在它的肩部,释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