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叶衣佛母
叶衣佛母是密乘莲花部部主的明妃,其三面九目,面相愤怒,饰珠宝璎珞,桉树叶衣,右足上屈足心向内,左足下蹲足心向下,半跏趺于莲花宝座中央。
清乾隆 大白伞盖佛母
佛母为一面二臂三目,喜悦相,金刚跏趺而坐,其右手作无畏印,左手当胸,持一柄大白伞,寓意以佛之净德覆盖一切,以白净大慈悲遍覆世界。
清乾隆 光明佛母
光明天母有三头八臂,又名摩利支天,大摩利支佛母,其造像是一尊坐乘在由七只猪拉的宝车上的女性菩萨,其中一头为猪面,面容温和,造型奇特。
明晚期 具音佛母
又名妙音天女,在藏传佛教中是代表智慧与文艺的女神,其坐姿两腿交立,双手做弹奏琵琶状,表情姿态生动。
四、佛部
在宗教和造型艺术上,佛的形象要具备“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诸如:头顶有肉髻,发呈螺形右旋,色绡青;额头宽广平正;双手下垂过膝部等等。佛像的塑造,基本上是依这些庄严完美的形象为标准。像雍和宫的数尊释迦牟尼佛像、阿弥陀佛像、药师佛像、弥勒佛像等,相貌相同,均衣袒右肩或通肩、结跡趺坐。这时,就要看其所结的手印来进行区别。因为手印象征佛的智慧与功德。常见的手印有:说法印、触地印、施愿印、施无畏印、禅定印等。
清康熙 旃檀佛
即释迦牟尼佛。这尊像仿4世纪至5世纪时期印度笈多王朝秣菟罗地区造像特征,圆领通肩袈裟,衣褶呈波纹状如湿衣贴体,右手下垂掌心向外结与愿印,左手上扬结无畏印,属清宫造像佳作。
清早期 释迦牟尼佛
这是一尊克什米尔风格的造像。佛着袒右肩袈裟,衣褶流畅呈凹楞状,镂空方台座,四角为刻花圆柱,中间一力士坐托举台面样,两边各有一狮,两侧跪供养人,方台上加厚垫,上有六组圆形团龙错银纹饰,台坐下沿刻梵文。
清康熙 释迦牟尼佛
明早期 释迦牟尼佛
唐 释迦牟尼佛
面相长圆丰满,着通肩式大袍,具有健陀罗服饰特点,右手施与愿印,左手握衣角,全跏趺坐,覆莲座上雕狮子方台,具有斯瓦特造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