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的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寿康宫的第五位主人是宣宗道光帝的孝静成皇后。道光帝的第一位是皇后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咸丰帝的生母。最初为全嫔,后累进至贵妃。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生下奕詝,即后来的咸丰帝。
道光十三年(1833年),进皇贵妃,摄六宫事。十四年(1834年),被立为皇后。但是她仅仅当了六年的皇后,便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去世,仅33岁。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最初为静贵人,累进至静皇贵妃。孝全成皇后去世时,奕詝刚刚10岁,静贵妃便承担起了抚养奕詝的任务。奕詝即位后,尊她为康慈皇贵太妃,居寿康宫。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太妃病逝,被尊为康慈皇太后。九日之后去世,年仅44岁,上谥曰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史称孝静成皇后。因此,在道光一朝,博尔济吉特氏并未被封为皇后,而是到了咸丰年间去世之后被追封为皇后的。他为道光帝诞下三子——奕纲、奕继、奕 ,还有一女。
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月,刚刚即位的咸丰帝亲奉康慈皇贵太妃入住寿康宫,并“诣前殿拈香,后殿皇贵太妃前行礼,侍午膳”。咸丰帝对这位皇贵太妃孝敬有加,时常至寿康宫问安。逢皇贵太妃的生辰,他都行礼庆贺,如咸丰三年(1853年)五月,皇贵太妃慈寿节,咸丰帝亲至寿康宫行庆贺礼,并奉皇贵太妃至漱芳斋进午膳;咸丰四年(1854年)五月,庆贺皇贵太妃慈寿节,至寿康宫行礼、侍膳。咸丰五年七月,咸丰帝尊康慈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并亲诣寿康宫行礼。九天之后,康慈皇太后去世,“皇太后疾大渐,复诣爱日春长问侍。巳刻,康慈皇太后崩。上哀恸号呼,摘冠缨,易素服,诣灵驾前奠酒,还养心殿。申刻,复诣寿康宫,奉大行皇太后灵驾至慈宁宫。”此处也可以得知,康慈皇太后在寿康宫寝宫名为“爱日春长”。
从道光三十年十月直至咸丰五年七月,康慈皇太后在寿康宫居住了5年多。
同治帝的敦宜皇贵妃富察氏、敬懿皇贵妃赫舍里氏;
寿康宫的第六位主人是敦宜皇贵妃。敦宜皇贵妃是穆宗同治帝的妃子,富察氏,工部侍郎凤秀之女。同治十一年(1872年)九月封为慧妃,十三年(1874年)十一月进皇贵妃。光绪帝即位后,奉两宫皇太后之命,封她为敦宜皇贵妃,进而为敦宜荣庆皇贵妃。光绪三十年(1904年),敦宜皇贵妃去世,谥为淑慎皇贵妃。关于敦宜皇贵妃在寿康宫居住的史料记载并不多,在《清宫述闻》中仅仅有“敦宜皇贵妃居寿康宫”这一句的记载。另外,奏销档中有零星记载:“寿康宫,敦宜皇贵妃前殿五间渗漏,前檐天花板脱落,东西配殿六间头停渗漏,后殿五间头停渗漏……”
寿康宫的最后一位主人是同治帝敬懿皇贵妃赫舍里氏。赫舍里氏,知府崇龄之女,同治十一年十月封为瑜嫔,十三年十一月进瑜妃。光绪朝晋封为瑜贵妃。关于敬懿皇贵妃曾居住在寿康宫的史料很少,仅仅在1925年清室善后委员会的点查报告中,可以探得踪迹。寿康宫的点查记录中,可以发现有许多敬懿皇贵妃的物品,如:瑜嫔铜册(带木匣红缎包及铜钱及清册一本)、瑜嫔册锁钥匙三个、瑜贵妃之宝(带木匣铜座杏黄缎包)、瑜贵妃铜册文一册(带木匣缎包及铜钱)、敬懿皇贵妃之宝一颗(带铜座铜箱黄绫袱)、敬懿皇贵妃铜册文一册(带黄绫包及铜钱各一)、敬懿皇太妃宝一颗(带铜座铜箱黄绫包)。这些累年晋封所用的册宝,仅有敬懿皇贵妃的在报告中可见,并无其他妃嫔的。由此可知,敬懿皇贵妃出宫之前在寿康宫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