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
寿康宫的第四位主人是仁宗嘉庆帝颙琰的孝和睿皇后。嘉庆帝共有两位皇后,第一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喜塔腊氏是副都统、内务府总管和尔经额之女,是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由乾隆帝亲自册封的颙琰的嫡福晋。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八月喜塔腊氏生下旻宁,即后来的宣宗道光帝。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皇帝履行了自己早年间许下的诺言,将帝位禅让给颙琰,在太和殿内举行了隆重的授受大典。嘉庆帝即位后,身为嫡福晋的喜塔腊氏被册封为皇后,但是第二年的二月她便去世了,谥为孝淑睿皇后。
嘉庆帝的第二位皇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礼部尚书恭阿拉女。钮祜禄氏在嘉庆帝藩邸时为侧福晋,嘉庆帝即位后被封为贵妃。嘉庆二年年皇后喜塔腊氏去世,钮祜禄氏便被晋升为皇贵妃,打理中宫事务,嘉庆六年被册封为皇后。她为嘉庆帝诞下了绵恺、绵忻,曾有一女,早殇。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在热河去世,旻宁即位,尊钮祜禄氏为皇太后,居寿康宫。
之后累加徽号,被称为恭慈皇太后。她去世后,咸丰年间,遵谥加“孝和”两字,史称孝和睿皇后。嘉庆二十五年嘉庆帝刚刚去世之时,寿康宫曾经历过修整,“八月初六日,督领侍太监常永贵传,奉皇太后懿旨,命速为粘修寿康宫”。嘉庆二十五年十一月,刚刚即位的道光帝即“视寿康宫工程”。待寿康宫修整完毕后,“乙丑,上奉皇太后居寿康宫。皇太后乘礼舆致启祥门内,上跪迎,步随至寿康宫,更朝服,至慈宁门外,率王大臣官员行礼。”
虽然恭慈皇太后并非道光帝的生母,但是道光帝对她十分尊崇。每逢元旦、冬至等年节及太后万寿节,他总要去寿康宫向皇太后行朝贺礼。如道光八年(1828年)正月,“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寿康宫庆贺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皇太后万寿庆典,道光帝亲率王公大臣至寿康宫向太后行礼庆贺。平日里他也常常去寿康宫给皇太后问安,如“乙卯,上诣寿康宫前殿行礼,后殿问皇太后安。”道光帝在他的御制诗中也记下了问安的情形,“诗注:寿康宫寝殿,额曰‘长乐敷华’,每诣寿康宫问安,至永康门外降舆步入。”从道光帝的这首诗中可以得知,恭慈皇太后居住时,寿康宫内寝殿的匾额为“长乐敷华”,因此内寝殿又称长乐敷华殿。
恭慈皇太后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十二月病重,继而离世,“甲戌,皇太后疾大渐,上诣长乐敷华问侍。申刻,恭慈康豫安成庄惠寿禧崇祺皇太后崩。”恭慈皇太后虽非道光帝生母,但与道光帝母子之情十分深重,她离世后道光帝十分悲痛,“哭无停声,水浆不御……悲痛不能自已。”恭慈皇太后的遗诰中也充分肯定了道光帝对她的尊崇奉养:“予以薄德,祗承先皇帝册命,备位宫闱,迄今皇帝寅绍丕基,孝思倍笃,承欢奉养,一秉敬诚,视膳问安,三十年有如一日,予因得康强愉乐,颐养天和……予寿臻七十有四,母仪尊养二十九年,因西陲厎绩而特晋徽称,遇万寿祝厘而叠举庆典,五福既备,复何憾焉。”74岁的恭慈皇太后离世,她在寿康宫居住了29年,虽福泽不及崇庆皇太后,但也是备受道光帝尊崇,在紫禁城内得以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