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0年1月26日至3月12日,海底捞的线下门店全面关停,直到4月中旬,内地所有门店才恢复营业。后来虽然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但区域性的疫情反弹导致线下门店的客流大不如前。
在客流量骤降的情况下,海底捞先是在外卖和电商领域发力。然而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的外卖业务虽同比增长123.7%,但对总营收只有4.2%的贡献,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净利润亏损近10亿元。平均翻台率也降至3.3次/天,而2019年同期,海底捞的翻台率为4.8次/天。
情急之下,海底捞在2020年3月,又企图通过上调部分菜品价格的方式增收。这次涨价却遭到了诸多网友的吐槽,#海底捞涨价#话题瞬间登上微博热搜。
4月5日晚间,海底捞回应称“涨价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但整体菜品价格调整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此消息发布后,海底捞股价下跌。
4月10日,海底捞官方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表示“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伤害了海底捞顾客的利益,对此我们深感抱歉”,并决定所有门店的菜品价格恢复到2020年1月23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但消费者似乎并不买账,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仍有大批消费者吐槽海底捞锅底、小料、饮料涨价,食材量也明显缩水。有众多网友指出,“原本海底捞的菜品都比其他同行贵一些,疫情过后还上调菜品价格,太伤心了”“这不是一封致歉书就能过去的事,这些年来海底捞一直在偷偷涨价,只是以前涨幅不大,没人说罢了”。
甚至有网友很详细的算了一笔账:涨价后人均消费超220元——自助调料10元/位;米饭7元/碗;毛血旺半份从16元涨到23元,只有8小片;土豆半份要13元,折合1片土豆1.5元……不得不叫人大呼“吃不起”。
02
不论是之前的“涨价风波”还是这一次的“牛肉粒风波”,不难看出,海底捞确实面临经营成本上涨的压力。
虽然海底捞回应称,“‘味伴侣’作为一种植物蛋白产品,使用了创新技术制作而成,成本比牛肉粒要高”,除此次推出的“味伴侣”外,海底捞还将推出10余款系列植物蛋白火锅食材产品,预计6月底将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