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总的来说,“将牛肉粒换成味伴侣”这一操作应该是长期决策的结果。同时,植物蛋白在全球市场越来越受青睐,随着肉类价格上涨,确实是很好的替代品。故而海底捞也回应称,牛肉粒由免费提供改为以低价格供应,是为了“引导消费者积极尝试植物蛋白产品,同时也能够继续满足喜爱牛肉粒的顾客需求”。
冒着被网友吐槽、反对的风险,又要承担“味伴侣”更高的成本,海底捞这是赔本赚吆喝吗?
种种迹象显示,海底捞的这波操作没那么简单。
天眼查显示,海底捞初代管理者、董事苟轶群于2020年9月注册成立了“木本佳(上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担任该公司的执行董事、总经理。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申请注册了“植肠子”“木本佳新豆花饭庄”“本草佳”等商标。
据第一财经此前报道,在2019年11月的进博会上,澳大利亚食品公司Jatenergy透露,他们正在与海底捞等餐饮企业进行洽谈,希望把澳洲的植物基人造肉出口到中国,同时也希望增加中国猪肉供给渠道。
据了解,这款植物基人造肉产品由大豆或者小麦作为原料人工合成,口感与猪肉相似。当加到汤里后,它就会膨胀成3倍的体积,可以成为肉类的替代品。
而海底捞的“味伴侣”本质上就属于植物基人造肉。
相比于价格波动频繁的动物肉而言,植物基人造肉在成本方面会更加稳定。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植物基人造肉的风险也更可控。
由此看来,海底捞对于市场风向的捕捉可谓十分敏锐。其正试图用“味伴侣”试探消费者的“底线”和接受程度,为6月份的一系列新品做铺垫。
目前植物基人造肉在中国市场仍是“破冰期”,消费者对于这类产品反应冷淡。海底捞这一步棋是否能助其走出困境,并推动国内市场前景?一切都有待观察。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