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经历汇聚成人生之雨中寥落月中愁之二
五、工作愁
现在,人们形容好工作的标准是:
“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
这对于我来说就是“痴人说梦”。在很多的时候,我都是 “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干的牛马活。”这样的现实感受;再加上回到家里只想“葛优躺”的迫切心情;我只想说:
“讨生活,真他妈难!”
我的第一份工作给我的考验,直接就把我给整趴下了。从出生到刚参加工作前的二十五年时间里,我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四川,我也从来就没有想过我会以教书为职业,然而现实是我真的走上了教书岗位,这不是梦。
在大学里没有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等这些作为教师的必修课;更没有参加过教学实习这一作为教师从业的基本训练;还有满嘴的四川话。尽管有着诸多不适宜做一名教师的先决条件,但刚走上工作岗位,就被安排给两个职工中专干部班学生(年龄约 20 至 40 岁之间)和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年龄 10岁左右)数学课的教学。
四川话语速快,在西北学习的学生听不懂;加之我对教学工作既没有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的准备,更没有心理适应的过程,导致对一些概念、术语表述不清楚,学生们时有起哄,我的情绪也就时有失控。
虽然我想尽最大的努力做到一丝不苟,其结果是一塌糊涂。实地感受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地难堪,时常有一种天将就要塌下来的恐惧感。
此时的我,十分怀疑人们给当时大学生戴上的“天之骄子”的桂冠。孤独、无助、无奈;连死的心都有了!
生活还得继续!这时的我,没有“从那跌倒就在那爬起来” 的那份雄心壮志,也没有改变别人的能力和权利,唯一可做的就是改变我自己。面对事实,承认现实,一切从头再来。
我先从说话练起,学说在企业通用的石油“普通话”;恶补心理学、教育学知识;把每一节课所讲的内容烂熟于心;去听大家公认的好老师的课;改掉自己的臭脾气、和学生们交朋友。值得庆幸的是,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我成为学校教学最好的教师之一!
这一次的历练,为我后来的转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怠惰是人的本性,在疲惫不堪的时候,我也曾想要停下脚步,可孩子的教育费用,一家人生活质量的保障,都让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一直在为做好每一份工作的路上不断地奔跑。
三十五年,由于企业重组或个人申请调动的原因,我在六个不同的岗位工作,平均不到六年就得换一次岗位。每换一次岗位,就得掌握新的政策、学习新的工作技能以及尽快融入到新的同事中去。工作压力时常让我直不起腰,加班加点是常态,我的时间每时每刻都被工作填满。
对于工作,我深刻的体会是,如果想要成为高精尖的专门人才,一定不能频繁地更换岗位,疲于奔命。我羡慕并嫉妒那些理解“术业有专攻”的深刻含义,并把毕生的精力都专注于自己钟爱的某一个领域学习、研究,竭尽全力地做出成绩的人们。他们匠人匠心,有把热爱的行业与自己的职业融为一体的幸运,感悟“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真诚与执着、快乐与成功。
在我的正式工作突然被按下停止键的那一刻,我是一脸茫然,好像整个身心都被掏空了一样。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被社会需要的人,可如今我被社会无情地抛弃了,那份无所可依的心之飘荡,忽然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无用之人了。
是的,我已经六十多岁了,我还能做什么呢?难道就一直坐吃等死?我不像那些学者、不像那些医师,也不像那些有独门绝技在身的大家,他们会越老越吃香;我也不像那些儿孙满堂的老人,他们一天到晚有儿孙绕膝,安享晚年。
我看不到未来,仿佛我的末日随时就会来光顾我。在这漫无边际的黑洞中我不停地寻求出路,想到自身的突破、想到上天的眷顾、想到佛祖的救赎。
在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我的大脑中突然灵光闪现,我发现拯救之于我的就是阅读与写作这个行为,于是就怀着无望的心情沉浸在阅读与写作之中。尽管这条路坎坷不平、荆棘丛生,但我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我会心醉神迷这份工作。我要像一位刚刚步入初恋的少女,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心爱少年的怀抱之中地那样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