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经历汇聚成人生之雨中寥落月中愁之二
对亲人的牵挂,对父母的思念,——这也是乡愁的另一种吧。我的父母都已老去,我再也见不到他们,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会时常地在我的脑子里闪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像我这样读书后就能直接参加工作的人是极少数。用当下流行的:
“所谓明月清风、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这一心灵鸡汤来说,表明有很多人的付出,才换来我今天的富裕自由的生活。对我付出最多的人,那一定是我父母!
与兄弟姊妹的那种恩恩怨怨,说不清道不白的情感纠葛— —这也许就是乡愁的附属品吧。时不时总会想起,常常却又挥之不去。与兄弟姊妹比,我离开故乡的时间长,每次回家相聚的时间又很短。后来,我与他们的共同语言也就越来越少,不知是什么原因还产生了一些隔阂。
七、闲愁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读了这首词,方才知道闲愁折磨人最苦,不要去登楼凭栏眺望,一轮就要沉落的夕阳正在那令人断肠的烟柳迷蒙之处。
当我读着这凄美哀怨词句的时候,对照目前的处境,感觉闲愁就在我的身边。进入老年后,我能做的事情少、身边的人少、闲暇时间多,总有一股淡淡的愁绪和莫名的伤感,由此产生的孤独又如何不使人愁呢?有时不知不觉地就感到有种说不清也道不白的难受情绪不能排解,找不到原因。
但我又认为,人的一生本来就是从少到老这样一个过程。年轻人需要拼搏奋斗,因为自己有这个资本;年迈时就需要放低自己的姿态,放慢脚步去享受生活。
六十三年,人生可见枯荣。回望来路,情感生活跌宕起伏;畅想未来,那些被生活搁浅的想法和计划可以慢慢地去实现,不要给自己的心里留下难以释怀的遗憾,尊重自己的内心感受,不委屈、不将就。放慢脚步,看看沿途的风景;对于没必要的人或事要学会忘记,给自己一个足够的空间去平复心情,找到令自己舒心的生活方式,将会感受到人生更多的滋味和体会。
本文的主题是写我的人生中产生的一些焦虑、苦闷和忧愁,所以我就忽略了镇定、开心和快乐。其实我现在的生活也是非常丰富多彩的——阅读、写作、烹饪、养花、旅游;我的人生中也有一些精彩的呈现,也有高光的时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农村学生高考的榜上有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把多年在小城镇工作与生活的重心迁移到大城市。
在本文结束的时候我想说:
“其一,人生并非全都是忧愁。人生,活什么,活的就是那份坦然和自在。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要自己尽力了,就没有必要纠结和遗憾。
其二,秋天也不仅仅只有忧愁,它还有硕果累累的那份喜悦、那份获得感;还有走出家门去登高望远的那份清晰、那份空旷;以及秋雾朦胧中的那份深沉、那份幽静。秋风徐徐、秋山高远、秋水清澈。秋天还是最适合思考的季节,古今描写、咏叹秋天的诗文数量之多,居四季之首,这也为秋天的文化感奠定了厚重而又敦实的根基。
其三,和春夏的单薄与冬季的凛冽相比,秋天的厚重可以支撑起更多的复杂情绪与人生感悟。秋天气温的大起大落,使人的心情跌宕起伏;秋天景色的变化万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里生命的无常,由此而生出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念头,把每一天都过好而不留遗憾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来自网络的美文,一起来唱一曲秋的赞歌吧:
“秋,那一丝丝凉爽的风吹过,天空便显得格外的高远,悠悠的白云仿佛是你潇洒的倩影,田野间小河边留下了你五彩斑斓的足迹。在你挥洒自如间,庄稼成熟了,枫叶红了,葡萄紫了,到处都有你成熟从容的气息、高贵醇香的体味。
如果说硕果累累的丰收、多姿多彩的风华是你壮美的凯歌,那么大雁南飞,秋虫低吟便是你多情的诗篇。你不争春的娇艳,不慕夏的葱郁,又容纳冬的枯槁凋零,你与生俱来的却是苍劲古朴的气韵。
在你气宇轩昂的眉宇间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深切痛楚,在你云淡风轻的步履间却有一缕不可抗拒的沉稳气度,在你恬静高雅的睡梦里却有一汪凄美苍凉的悠远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