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两座城市名字“互为颠倒”,一在河南之南,一在山东之北
3/信阳名片一二三

外地人认识信阳,一者,可能多与信阳的一种特产有关,那就是信阳毛尖。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记载:“淮南茶,光州上。”也就是说,唐代八大茶区之一的淮南茶区,光州所产的茶为上品。

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再者,就是因为闻名遐迩的鸡公山。鸡公山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境内,桐柏山以东,大别山最西端,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因而素有“青分豫楚、襟扼三江”之美誉。鸡公山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山上有清末民初不同国别和风格的建筑群,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也是新中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全国八大景区之一。

三者,近年来,又一张信阳名片,渐渐为人所熟悉,那就是经济实惠、美味健康的信阳菜。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信阳一带长期属于楚文化的范畴,信阳饮食文化也深深地打上了楚文化的烙印。信阳菜与楚菜大体一致,喜欢食羹(汤)、合烧(数种肉拼合在一起)、野味、辛辣酸甜、芳香清洁的饮料、腌腊等冷膳制作,承继了楚菜的优良传统,历经沧桑,与时俱进,并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菜肴风格。

正是因为信阳人舍得在吃上“下工夫”,原本偏居一隅的农家土菜,在改革开放后,却一路北上,很快就占领了河南省会郑州餐饮市场的半壁江山。信阳菜的民间烹饪方法以炒,焖为主,炖煮次之,还有蒸,煎,炸,溜,卤等方法,在原料保管上采用了腌,腊,风干等方法。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如今的信阳菜在烹饪技法上,“炖”法一跃而占有突出地位,“信阳炖菜”被各地食客所接受。仅河南郑州的餐饮市场,经营信阳炖菜的中低档酒店就达500多家,年营业额上亿元。
4/武汉热干面之信阳版

信阳菜既有对楚菜的继承与遵循,更有创新与发展,比如一道简单的早餐——热干面。热干面本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采用碱水面,并辅以食油、芝麻酱、色拉油、香油、红油、细香葱、大蒜子、萝卜丁、酸豆角、卤水汁、生抽、醋等材料,煮拌而成。武汉热干面的历史较为悠久,清代有首《汉口竹枝词》,说的就是人们熟悉的武汉热干面:“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餐饭可忘。切面豆丝干线粉,鱼餐圆子滚鸡汤。”因为武汉夏天高温,跨时长,为防食物变质,人们尝试着在面条中加入食用碱,从而形成了一道独具特色的面食。

原本起步于武汉的热干面,传到200公里之外的信阳后,却成了信阳人的最爱。信阳人爱吃,也会吃,即使是体现在一道小小的热干面上,也见民间厨师们的匠心。信阳热干面在吸收武汉热干面的精髓基础上,再结合信阳本地人的饮食习惯和特点进行制作,最终成为信阳人早餐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