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魏征更毒舌,骂李世民为乱君,太宗不罚反赏,结果却被太子坑
唐太宗因张玄素对太子多次进谏,又加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兼太子左庶子。张玄素升职后,责任心就更强大了,一直盯着太子不放。 就这样,两个人一直暗中较劲,一个玩不够,一个说不停,结果,两人的关系越闹越僵。

张玄素的一再进谏引,最终引起了太子的强烈不满,并暗生杀心。后来,李承乾果真派人去暗杀他这位”唠叨不休“的师傅。好在张玄素有神灵护佑,大难不死,逃过一劫。 但是,他最终也没能跳过太子的这个”坑“。
因为太子李承乾隆不知改悔,恶行日盛,终于自食其果。贞观十六年(642年),李承乾暗杀有夺嫡之念的魏王李泰失败后,又联合汉王李元昌、驸马都尉杜荷、陈国公侯君集,欲图谋不轨。事情败露后,爱子心切的唐太宗不忍对太子李承乾痛下杀手,而是将其废为庶民,流放于黔州。
太子被废后,张玄素因是太子的属官,因教导不力而被问责,被免去一切职务。坐了两年冷板凳后,张玄素才又被起用为潮州刺史,后又转迁邓州刺史。唐高宗永徽年间,他以年老致仕,龙朔三年(663年),加授银青光禄大夫。麟德元年(664年),病逝于家中。
5/结语: “回天乏术” 与“妙手回春”

事物本有两端,这世上既有能回天的力量,当然也有不可回天的力量,那就是与“回天之力”相对的“回天无力”、“无力回天”或“回天乏术”,其意均是比喻局势(病情)严重,已无法挽回(挽救)。 无力与乏术,都是无能为力之意。
其实,”回天“一词在与张玄素发生关联前就已存在,多指权大势重。比如,《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 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 唐两堕。’”《后汉书·梁统列传·梁冀传》:“商(梁商)协回天之势,属雕弱炸期。”《北齐书·帝纪总论》:“佞阉处当轴之权,婢妾擅回天之力,卖官鬻爵,乱政淫刑。”皆此之谓也。

另外,与“回天乏术”相对应的,还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语,就是“妙手回春”。“妙手回春”一词,最早是与春秋时期齐国神医扁鹊有关。扁鹊经过虢国时,听说虢太子猝死,就向中庶子询问虢太子的症状。了解病况后,扁鹊认为虢太子只是假死,可以救活,就叫弟子子阳磨好针,在虢太子的穴位上扎了几针,虢太子就苏醒过来,再经汤药调解,20天后就完全康复。由此,扁鹊赢得了“妙手回春”的称号。
清代作家李宝嘉在《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中,也有这样的描述:“但是药铺门里门外,足足挂着二三十块匾额:什么‘功同良相’,什么‘扁鹊复生’,什么‘妙手回春’……”“妙手回春”的意思,就是赞扬医生的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