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最短小说,只有3句话25个字,能读懂就是历史达人
《聊斋》最短小说,虽然只有25个字,却揭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
1/蒲松龄的鬼狐情结
《聊斋志异》俗名《鬼狐传》,简称《聊斋》,是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蒲松龄的文笔清奇,《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大多叙事详尽,与以往的志怪小说有着天壤之别。难怪鲁迅先生评价《聊斋志异》时会说:“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是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出生于书香世家的蒲松龄,本也想通过科举之路光耀门庭,但却屡试不第。进步无望的蒲松龄,只得以教书为业,转而迷离恋上了民间的鬼神故事。由是,他便找到了一个渲泄渠道,借狐鬼故事折射人间善恶,用以抒发内心的愤懑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生活在明清易代乱世中的蒲松龄,借向世人讲述神仙鬼怪等奇闻异事,把黑暗的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遇的坎坷造成的“孤愤”、“狂痴”的人生态度都融入了到作品之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批判意识。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多有仙狐鬼怪的身影,其内容不外书愤与爱情二类。小说集中的书愤之作,或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比如《聊斋志异》的首篇《考城隍》,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去世后考上城隍(古代神话中守护城池的神),但是却以孝敬母亲为由,恳求在母亲百年之后再赴任。他孝敬母亲的心情感动了神仙,准许他还魂为母亲尽孝。作者借书生之手,写出了自己的善恶观,也同时通过故事巧妙地安排,讽刺了当时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蒲松龄才华过人却名落孙山,所以,《聊斋志异》中有许多类似《考城隍》那样揭露科举考试弊端的小说。由于作者对科场的黑暗、考官的昏聩、士子醉心功名利禄的心理等都非常熟悉,所以写起来能切中要害,力透纸背。
描写爱情的篇章,则通过花妖狐魅同普通人的相亲相爱,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这样的篇章,由于影视剧的介入,读者们更为熟悉。比如《画皮》、《莲香》、《小谢》、《连城》、《宦娘》、《鸦头》等等,这些故事都写得曲折哀婉,情节动人,给人留下了很深印象。
2/言简意深的《赤字》
但是,善于讲故事的蒲松龄,却在书中插入了一篇短到只有3句话、25个字的超短故事,一般读者看完后,仿佛是在看天书,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篇小说就是《赤字》:
顺治乙未冬夜,天上赤字如火。其文云:“白苕代靖否复议朝冶驰。”
小说的前两句很好懂,交代的是时间与事件。顺治乙未指的是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按旧历,当年为乙未年。小说的前两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来表达就是:顺治十二年(公元1665年)冬的一天晚上,空中突然出现一行火一样颜色的文字。这行如火的文字是什么呢?其文曰:“白苕代靖否复议朝冶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