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最短小说,只有3句话25个字,能读懂就是历史达人
就是“白苕代靖否复议朝冶驰”这10个字,当真令人费解。老黄就试着翻译一下。
“白苕”应是“红苕”一类的东西,也可能就是红苕,我们就当是山药、番薯一类的食用物。“代”当理解为代替。

再说“靖”。靖的本意为安定,作使动用,表示平定(如靖难,即为平定叛乱)、使安定(使秩序安定,如“以靖乡土”。);又指恭敬、和善、安静等等。此文中的靖,我们可理解为“靖难加安抚”。
“否”字可以理解为“不可”,亦可当有“能否”、“可否”、“是否”之意。“复议”系指对已作决定的事再做一次讨论,另行商定。
“朝冶”的正确写法应为朝治,用“冶”代“治”,是避讳顺治的年号。朝治(朝冶)就是朝庭治理。“驰”字主要有以下几个意思:车马等奔跑、快跑,向往,传播、传扬,等等,此处可理解为快速传送。
“白苕代靖否复议朝冶驰”十字连用,并未断句。因此,我们可以做两种解读。
其一曰:“白苕代靖否?复议朝冶,驰。”意思是:“是否用白苕(山药、薯类食用物)代替其他物资赈灾,平息叛乱,安抚百姓?请速报朝廷商讨后再定。”
其二曰:“白苕代靖?否。复议朝冶,驰。”意思是:”以“白苕代靖”可以不?不可以。请速报朝廷再议。“
3/ “靖难安民”背后的秘密

蒲松龄的这10个字,写得含混不清,像是谶语一样,令人不知所云。那么,“白苕代靖否复议朝冶驰”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我们还得看看顺治十二年大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据《顺治皇帝大事年表》载,顺治十二年(1655年 乙未)的朝中大事主要为:
正月 修《顺治大训》。纂《资政要览》,顺治帝亲写序文。以修建乾清宫、景仁宫、承乾宫、永寿宫,遣官告祭天地、太庙。
三月 颁布重视文教上谕。设日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