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生活妙招

覃字怎么读(覃姓的来源)

常驻编辑 生活妙招 2021-12-12 来源
[qín]音的覃字念为 [tán]音,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谭景山而是覃景山。新编的《新华字典》注明很清楚:“覃字作姓氏时念[qín]”,这是对覃姓的覃字注音的最权威书籍,更是总结覃字作为姓氏读音的有效总结。古书对覃、谭两姓不分一直长期存在。覃字多音造成了旧《元史》编辑者谭覃不分而误写成了谭景山。柯劭忞的《新元史》有效地更正了这个错误。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覃(谭)景山与覃怀满并不是父子关系。IBW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兵马大元帅”的覃怀满,随廖永忠平定广西后落籍广西宾阳、再迁徙德胜、又应召入伍、到东兰平定两魏而受封东兰州巡检司(武官)而又再落籍东兰纳雅是否存在?IBW拜客生活常识网

关于覃姓自称为元帅的只能在史书中查到名叫覃万两(或“雨”两和雨字的繁体相似度太接近,无法分辨的原因)。中国自古以来就实行论功行赏的制度,在元代同样如此。一个发生在思恩(今环江)的通天都元帅覃万两都有史书记载,作为反元“兵马大元帅”头衔的覃怀满没有任何记载是说不通的。而且覃怀满到底在何处举事、获得了怎样的结果、又是怎样失败而被朱元璋收复也只字不提。说明是嫁接而来的结果。那随廖永忠平定广西后落籍广西宾阳的事迹又是否能经得起考证呢?据《明史》载:“洪武元年(1368年),廖永忠(平定广东后)又迅速传谕九真(今越南北部)、日南(今越南中部)、朱崖(治今海南琼山)、儋耳(治今海南)三十余城,守官纷纷纳印请命。然后进取广西,至梧州,降服元达鲁花赤拜住,浔、柳诸路皆下。又派遣朱亮祖会合杨璟收复未下州郡。廖永忠引兵攻克南宁,降服象州。两广全部平定。廖永忠善于安抚,百姓念其恩德,为其立祠。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廖永忠返回金陵,朱元璋命太子朱标率朝廷百官在龙江迎接慰劳。”《明史》记载了廖永忠平定广西和返回南京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廖永忠平定广西时先收复交趾,然后再是南宁、宾州、象州。桂林(靖江)是另一路是湖广行省平章杨璟、周德兴和张彬率领军队为西路从武昌、荆州和益阳等地的军队从湖南永州进取广西,也只有西路军受到了广西元军的顽强抵抗,在西路军和中路军(东路军在广州己并入中路军)夹击下于洪武元年(1368年7月20日攻占了象州),宣告了广西全部进入明朝版图。上面的信息没有提及庆远(含东兰州、南丹州)是以何种方式加入明朝版图。据《明史.列传.广西土司》(庆远府部分)载:“庆远...元为庆元路。洪武元年仍改庆远府。时征南将军杨文既平广西,二年,行省臣言:‘庆远府地接八番溪洞,所辖南丹、宜山等处,宋、元皆用其土酋安抚使统之。天兵下广西,安抚使莫天护首来款附,宜如宋、元制,录用以统其民,则蛮情易服,守兵可灭’。帝从之....东兰州.... 洪武十二年,土官韦富挠遣家人韦钱保诣阙,上元所授印,贡方物。”这些信息足以说明庆远(含南丹、东兰州)归附明朝的情况,从廖永忠平定广西基本遇不到抵抗的情况下,作为廖永忠摩下一员功勋卓著战将的覃怀满却在即将获得全胜的情况下选择了当逃兵。逃就逃了,不返回祖籍而是落籍在动荡的宾州(宾阳)就更不可能了,当时到处都有自己的战友,从语言和装扮就能分辩。其不久之后又由宾州迁转庆远宜山德胜都街,不知要过多少驻兵的关隘,而且德胜的都街并不是荒无人烟。史书记载唐宋之前就广有人居住,如果没有亲戚,又如何能迁住都街并定居的?那又是怎样被招募当兵去征讨东兰州了呢?据《明书・戎马志》载:“召募之兵,明初无有也。正统中,始募天下军余民壮为兵。”明初,明兵主要来自随朱元璋起义的【从征军】、元朝和割据势力投降的【归附军】、因犯罪而被谪发的【恩军】以及抑配民户入伍的【垛军】。【垛集】原是军伍缺额时抑配民户补充军伍的一种办法,朝廷颁行《垛集令》后成为卫军的主要征集方式。按《垛集令》的规定,民3户为1单位,其中1户称正户,出军丁,其余为贴户,正军死,贴户补。覃氏谱牒说洪武年间由于东兰州魏作文、魏作为争土司世袭权而大打出手,庆远府为征讨两魏而贴榜招兵……。事实上当时的广西各州府都有军队,根本就不需要另招募军队,而且庆远府更无权自己招募军队,贴榜招募更是无稽之谈!再说了,东兰州土司一直是韦氏世袭,根本不存在魏氏争夺土司位的可能。经考证,事实是这样的:据《明史.列传.广西土司》载:“洪武十二年(1379年),土官韦富挠遣家人韦钱保(韦富挠的同父异母的弟)诣阙,上元所授印,贡方物。钱保匿富挠名,以己名上,因以钱保知东兰州。既而钱保征敛暴急,民不堪命,拥富挠作乱。广西都司讨平之,执钱保正其罪,仍以其地归韦氏”。由此可知:是韦富挠和韦钱保两兄弟争世袭权,并不是魏作文和魏作武两兄弟。魏是韦的壮音。覃氏编谱人员不了解历史事实而以音断字,闹出了笑话。那么“作文、作武”这个名字又是从何而得呢?这是族谱口传所误而来。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传说覃韦莫三姓始祖结为金兰,平东兰韦(魏)氏兄弟争夺世袭权有功,而韦氏“作文”官,覃氏“作武”官云云....。以讹传讹,就形成了“魏(韦)作文、魏(韦)作武”争夺世袭的假事迹。那覃怀满是否有可能因为协助平定韦富挠、韦金保有功而受封为东兰巡检司(武官)的可能呢?当然也是不存在的!据道光版《庆远府志》、《土官底薄》载:广西庆远府东兰州土官承袭情况如下:1.韦宴闹1106年内附授任,2韦天挠1132年袭,3.韦邦,4韦良辅,5.韦康,6.韦尧书7.韦煜,8韦德隆1335-1341年任;9.韦殷,10.韦成物,11.韦宴勇12.韦富挠任于元未明初韦钱保1379-1395冒袭(这就是覃氏谱中说覃怀满韦天贡、莫辉烈平定两魏的由来),14.韦万目1395袭.....一直到民国初期都是韦氏世袭。而且东兰州是土司制,从宋代到清代,韦氏才能任土司,而土司内的头目任命全部由土司说了算(一直到清雍正年间为了限制东兰土司权力而设了流官同知,但基本不到东兰任职),土司就是明代的巡检司,根本不存在文官巡检司和武官巡检司的可能。那么覃怀满是不是有可能于明初落藉东兰纳雅呢?据考证:从北宋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韦宴闹内附以来,东兰土司一直由韦宴闹后裔世袭至民国初彻底改土归流而退出历史舞台。其实韦氏土司只是当地原住民的典型代表,在东兰州境内还以龙、黄、覃姓的原著人占据的哨、石、里、屯、垌等据点,委以分州头目、僚属、胥吏、差役等机构。设法主管刑事、民事诉讼和拘押人犯,僚属协助土司管理日常事务,胥吏主管赋税、徭役,差役负责防盗、传票、抓人等。此外还重用黄、龙两姓,以为“左臣右相”,历代委为头目,享有保官护印,同理州事,共督兵粮,共管各哨的特权。如此,各异姓部属与土司利益相关,自然就同进退,共荣辱。土司还利用联姻来维系统治地位。土司纳室较多,正室一般由门当户对的南丹、田州、挪地等土官女充任,以联结外部,侧室则多由各哨异姓头目之女充任,以安抚内部。各异姓头目也多娶韦氏女为室,以示格外亲近。婚姻往还构成了盘根错节的姻亲关系。更神奇的是:韦富挠于洪武十二年(1379年)内附,其侧室已有覃氏,由此证明东兰覃氏明朝之前已经存在,东兰土司韦富挠的墓地有其侧室覃氏的墓碑文和《东兰土司韦氏谱》(如下‬图)为证。韦富挠生于1331年,1344年世袭,明初己娶覃氏为侧室。事实证明谱书上所说的覃怀满未落籍之前就已经有覃氏在东兰繁衍生息了。所以覃氏族谱说覃怀满去征讨韦钱保,后落籍东兰纳雅就是无中生有。史书也有证据证实。即《土官底簿》载:“永乐二十二年五月奉令旨准他袭,敬此!故絶韦钱保孙韦爵应袭。告保在官宣徳七年,被首贼黄文进等杀死,长男韦翫,正统元年三月奉圣旨准他袭。钦此!故妾覃氏(覃炮姑母)生男韦兴宗,年六岁,保伊叔韦善借职,候韦兴宗长成退还职事。十一年七月奉圣旨是准拟。钦此!后韦兴宗长成,景泰四年正月,奏准就彼冠带替职。仍将伊叔韦善革去冠带闲住。”九圩覃炮地宫出土的覃炮土宫碑写覃炮于“岁次癸丑九月十二日戌时建生”。其后裔自认为覃炮生于1493年,而事实是生于1433年。东兰州第十八世土司韦兴宗(生于1430年,殆于1474年)。韦兴宗大覃炮4岁,两人是表兄弟关系。覃炮后任三旺分州土目(这个三旺就是覃氏族谱的三旺州土司,事实上不存在三旺州土司,在东兰土司管辖时期,三旺最高升至分州级别,覃炮获任三旺分州长官,除了其能力外还有与其表兄韦兴宗有很大关系,自然是不能世袭的)。所以覃怀满于明初才落藉东兰纳雅也是不成立的。

相关阅读:

  • 微博来源怎么设置(微博关注来源为来自热门微博)
  • 乌鸡是哪里(乌鸡来源)
  • 怡宝是哪个(怡宝矿泉水来源)
  • 哪里有皂角(皂角来源)
  • led灯是什么意思(led灯创意来源)
  • 蜂蜜是怎么(蜂蜜的来源与形成)
  • 何为张良计和过墙梯,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的典故简介,
  • 想改善健康状况?记下这些“超级食物”
  • 敲黑板!这份儿童意外伤害防范指南请对照自查
  • 章鱼应该来自外星?科学家研究表明,这个怀疑或许是对的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