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业务的性质和退货运费险一样:
一是“冲规模”业务,几乎不赚钱,近三年的赔付率和费用率合计,为104%,99%,94%。
二是这业务给多少,全看股东爸爸心情,而携程在众安的持股不到5%。
众安当然也知道完全依赖阿里和携程的场景,是完全赚不到钱的,特别是航延、航意这种是直接给流量方送钱的业务,佣金率超过80%。所以,众安推出了“任性退”(覆盖全网电商的退货运费险)和“陪你等”(覆盖全年所有航班的延误险)。
推出至今也有三四年时间了,但未见自营渠道(直接通过众安app或公众号购买)在这两款产品上,有什么大的突破。
运营效率是一方面,和股东爸爸的利益冲突可能更加关键。所以,航旅生态不仅可能在2020年和2021年要“凉凉”,在未来也看不见规模增长的可控性和盈利的可能性。
众安的第三级火箭:消费金融(信用保证险)
这块消费金融业务,本质上是信贷业务。个人客户,为了获得银行(或其他资金方)的无抵押信用贷款(银行年化利率6-8%),而必须向财产险公司购买一份信用保证保险(月费率,折合年化利率10%-15%)。
此类业务,或以信用保证险形式,或以担保形式,统称为“助贷”,主要面向的是那些次贷人群,即信用等级较低、收入水平不稳定的客户。
信用险业务,在2017-2018年迎来全行业的快速增长(年增速约100%)。
2015年-2019年财险公司信用保证保险业务数据
不仅众安的在贷余额上的快,同业发展激进的还有平安普惠、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大地财险、阳光信保等等。有的公司为了追求做大规模,开始做更深度的经营,包括前台投放广告获客、中台电销和网销转化、后台对接银行资金通道。
众安主要的合作渠道,包括小赢理财(欧老板的关联公司)、乐信、农分期、米么金服,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互金类公司。
然而,两年的风头过后,是消费金融业务彻底的失速。
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背负各种贷款的兄弟们要么失业,要么自家生意不好做了,还不上之前的贷款,也没有新的羊毛平台(以P2P为主)可以借新还旧了。各种互金平台还硬上了各种催债手段,手机被打爆、亲友被骚扰……
在P2P被整治之后,融资担保和信用保证险业务也是一地鸡毛。
2019年11月的《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2020年5月正式稿)、2020年7月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都进一步要求持牌机构“合规、审慎、收紧”;最终的指向是宏观调控“居民部门降杠杆”。
反映在众安报表上的,就是在贷余额和保费的减少,2019年在贷余额减少了72亿,2020年上半年就减少了112亿。按照这个速度,预计年报里只剩下20-30亿余额,这一板块未来是否还会写进年报,存在很大的问号。
众安的“两根支柱”:能否顶住?
众安的第一根支柱:车险的UBI,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