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通过设计改变品牌形象的尝试
2007年,奇瑞下线了第一百万辆车,这款车就是新推出的A3,与之前的旗云、A5、东方之子这些略显方正且设计上显得有些生硬的产品相比,A3圆润、流畅的造型绝对令人眼前一亮,颠覆了奇瑞带给人们的印象。
与前面讲到的中华骏捷相同,这款产品同样由意大利著名的宾尼法利纳公司操刀设计,无论是整车还是细节设计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奇瑞A3有两厢和三厢版,其中两厢车型圆润的尾部及双出的排气,一直让我印象深刻。
通过设计往往会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A3的出现,很容易让人们将它与以往奇瑞的产品区隔开。不仅是设计,奇瑞也将功夫用在了提升A3的内在品质上,相比之前的产品,A3在内饰、工艺水平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QQ的火爆虽然给奇瑞带来了不错的利润,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拉低了品牌形象。奇瑞A3的造型虽然交由国外的设计工作室来完成,但奇瑞自己主导开发的这款新车型完全有别于之前逆向开发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A3肩负着扭转品牌形象的担子。该车上市后两千台左右的月销并不算太出色,但是这款车却给奇瑞品牌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让人们对奇瑞以往价格低廉、品质不佳的形象有所改观,要知道,向上走的路永远是最难的。
● 长城汽车
哈弗CUV——奠定哈弗品牌的鼻祖
长城汽车于上世纪90年代进军汽车产业,在技术、资金等各方面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先期将力量聚焦在皮卡车型上。正是源于对市场的准确研判和聚焦的策略,仅仅几年时间,长城汽车就在皮卡领域做上了霸主地位,在这个过程中,长城汽车还建立了从发动机到底盘等重要零部件的供应链体系,大大充实了自身的实力。
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作为一个在汽车领域毫无背景的民营企业来说,长城汽车始终存在着危机感,因为机遇往往转瞬即逝,如何能够抓住巨大的市场红利,将企业做大做强,成为留在赛道上的选手显得尤为重要。虽然长城已经在皮卡领域站稳脚跟,不过单一的产品结构却降低了企业抗风险的能力。
来到新千年,长城汽车决定再次通过聚焦战略,将资源集中在SUV市场,避开进口及合资车型20万元以上的市场区间,主打10万元以下SUV这片蓝海。
2002年,推出的首款SUV赛弗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到长城汽车,2005年推出的哈弗CUV(哈弗当时是车型名称,后来升级为品牌名)则真正让长城名利双收,是奠定哈弗这个品牌的鼻祖车型。这款车当年也被消费者及媒体给予“中国年度车型”、“最受欢迎国产SUV”的赞誉。
长城汽车早期推出的产品大多采用逆向的方式,讨巧的是,长城逆向的车型都相对小众,至少在国内是鲜为人知的。哈弗CUV也不例外,其原型车是五十铃的Axiom。哈弗CUV采用了非承载式的车身结构,但该车并没有靠向硬派的取向,反而是通过底盘悬架、功能配置打造出一款集通过性、舒适性于一体的多功能型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