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纸包不住火,朱樉的恶行最终还是被朱元璋强大的情报系统探知。朱元璋得知朱樉屡教不改,最终决定痛下杀手,给朱樉一个教训。
当然,朱元璋到底护短,他没有杀自己的儿子,反而将儿媳妇邓氏赐死。这件事一度让朱樉伤心不已。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以秦王有大过为由,召朱樉回南京。同年,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前往西安。朱元璋希望朱标以长兄和未来储君的身份彻查朱樉。当年八月,朱标返京,为朱樉说了不少好话,朱元璋怒气稍解,这才允许朱樉返回西安。
殊不知,朱标自从从西安归来后,就渐渐病重,到了次年(洪武二十五年),朱标一命呜呼。朱元璋悉心培养的接班人、大明朝的第一位太子竟然夭折了。
关于朱标之死,坊间有传言和朱樉有关。但正史上并无此记载。总之一句话,朱标死了,朱元璋一夜白头。
微妙的是,在《明史纪事本末》中,朱元璋在考虑新接班人的时候,曾说过“燕王英武似朕”的话,曾有意立四子朱棣为太子。后来大臣刘三吾认为,朱标虽然死了,但朱标尚有儿子,皇位应该留在长子一脉。朱标之子朱允炆这才成了“皇太孙”。
抛开隔代传位的事实,按当时的情形,朱标去世,朱元璋在考虑朱棣之前,最应该考虑的人应该是次子朱樉,但是很明显,朱樉却不在朱元璋的考虑之列。这就充分说明,朱元璋从朱樉做的种种恶行中看出,朱樉不是人君之器。
换句话说,在朱元璋看来,以秦王朱樉的品性,能做好一个藩王就不错了,若做皇帝,或许会成为桀纣之徒。
四、死有余辜的结局
朱元璋没考虑朱樉做接班人,朱樉本人是否有觊觎之心呢?答案是:有!
根据《太祖皇帝钦录》的记载,朱樉曾秘密派人将自己房中的床制作成五爪龙床。早在周朝时期,礼制上就规定“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明清时期,民间也有“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说法。所以,朱樉作为亲王爵位,最多只能用四爪龙,他暗中在房中用五爪龙,其意不言自明。
不过,朱樉的这种行为还是被朱元璋知晓,朱元璋怒其不争,骂道:“僭分无礼,罪莫大焉!”
明朝洪武二十八年,西番叛乱,朱元璋命朱樉带领平羌将军宁正前往洮州(甘肃临潭县)平叛。宁正是明朝初年的名将,曾跟随徐达、冯胜立下不少战功,还跟随邓愈、沐英平定过西番之乱。在宁正的辅佐下,朱樉终于扬眉吐气一次,他打败了叛军,上书给朱元璋夸耀自己的功劳。《明史》云:
帝悦,赉予甚厚。
朱元璋大喜,给了朱樉非常丰厚的奖赏。
实际上,朱元璋是从军旅中摸爬滚打出来的帝王,打仗那点事儿他门清。此次平叛,到底是宁正之功还是朱樉之功,朱元璋心知肚明。他之所以还要厚赏朱樉,不过是想在有生之年,给秦王一脉多留点资本而已。
遗憾的是,朱樉并没有体会老父亲的一片苦心,朱元璋刚奖赏过他,他就命人将西番叛军中的美女全部掳入秦王府,连孕妇也不放过。不仅如此,朱樉还掳走150名幼女,又将150名幼男阉割,很多西番家庭因此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