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他还创下了13个楼盘同期开发的纪录。没过几年,便将恒大集团推至广州房地产企业第七名。
还一个泥瓦匠出身的包工头,1992年换了安全帽的颜色,当上了开发公司的总经理,开发了第一个楼盘,顺德碧桂园。
倒爷小王这个时候更加春风得意,在所有人都在刚刚起步的时候,91年万科在深交所上市。在其他日后的大玩家们苦求银行放贷的时候,小王都能割股民一茬又一茬。
难怪万科能达到万亿市值,多年坐稳第一把交椅。和宋江一样,来得早,卢俊义等人再有本事,也得往后稍稍。
还有一个倒爷小潘,跟着“祖师爷”牟其中来到了海南。在热潮中成功“逃顶”,半年卷走一千多万。最后决定北上,92年成立北京万通。
95年小潘和妻子成立SOHO中国,拆了北京二锅头酒厂,建了第一个SOHO现代城。神雕侠侣在江湖开始留下前卫的一笔。
但是这几年也有失意的人。
例如武大本科、清华硕士的孙宏斌出道即巅峰。28岁便在联想担任部门总经理,掌管18家分公司。
谁知造化弄人,小孙却被老东家状告“挪用公款”,送进了牢房,江湖传言是怕他自立门户。
上一个自称老孙还想自立门户的,被五指山压了五百年。94年放出来后,痛定思痛的小孙,跑到一家川菜馆和柳“佛祖”言和,以“不再踏入IT行业”为条件,拿到了天使资金和信用背书。
老孙后来很多次提到,自己最喜欢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这段历史,恐怕是感同身受。
海南房地产热潮5年后,93年,第一次降维打击来了,国务院副总理发表讲话,宣布终止房地产公司上市、全面控制银行资金进入房地产业。
16条整顿措施,让一路高歌猛进的房地产热戛然而止。仅海南就有600多栋“烂尾楼”、18834公顷闲置土地和800亿元积压资金,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坏账就高达300亿元。海口的1.3万家房地产公司倒闭了95%。
海南三大景观,渐渐演变为‘天涯,海角,烂尾楼’。

海南烂尾楼
“抑通胀,控物价”的大政,直接把乳臭未干的地产江湖砸入第一个低谷,接下来的几年,房子库存一直高企,房价持续阴跌。
一直熬到1996年,经济终于实现了软着陆,政府提出将住宅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点,大家以为春天终于来了。这一年,歇了几年的大哥们摩拳擦掌、准备攻城略地,小弟们不畏险阻、强势登场。
好巧不巧,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又把江湖打成了浆糊。活过来的大哥们终于明白,自己还是得学习农民,要低头种地,也得抬头看天。
周期的力量,无人能敌。
自此,中国地产群雄并起的时代结束,就像长征一样,熬过这段时间初生毛犊们,日后都将成为行业中坚力量。
二、大幕开启(1998-2002)
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全面终止,地产企业终于熬过了冬天,第二个春天来了。
这个春天里,魔都的白玉兰开得最艳,房价不仅便宜得和隔壁苏州差不多,更离谱的是还送户口,让20年之后的人看了都流口水。
北京依然高高在上,不干“买房送户口”这么掉价的事。但依然挡不住2001年前3个月,房价翻了一倍。
90年代,在舞台下默默看华北、华东两位大哥大放异彩的华南小弟,也开始后知后觉要增加戏份。华南凭借着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上来便走在时尚的潮头。
84年就成为“百万元户”的钢材老板黄文仔,有钱壮胆,靠着丰厚的原始积累冲进地产,一出手就俨然一派宗师风范。他瞧不上同行们的同质化楼盘,喊出要“打造中国房地产劳斯莱斯”,推出轰动当时的豪宅——星河湾。
开盘一个礼拜,星河湾样板房鞋套用了20万对,水喝了1200多桶,纸杯20万个,每天开设240趟看房班车,有的人还抢不到座。

星河湾,刷新了中国人对于豪宅的认知
这个场景估计也就上海迪士尼刚开业的时候能匹敌,可见当时习惯住单位筒子楼的人们有多震撼,回家之后一对比,那苏联式老楼简直就像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