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在当时的欧美国家最大的冲击莫过于让许多人都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失败了,资本主义制度才是永恒的。而在此上世纪60年代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有许多左派学者和社会活动家认为,社会主义将会取代资本主义。
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弊病丛生时,资本主义阵营却一片欣欣向荣。
东欧国家出现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思潮,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而苏联的解体,反过来又验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不行。
比如日裔美国人福山就在论文《历史的终结》里得意的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

东欧剧变
邓小平同志改变了中国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挽救了中国
要问中国为什么没有步苏联的后尘,就不得不感激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后的一系列高瞻远瞩,使中国摆脱了动荡岁月开始大踏步前进。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拥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极高的理论造诣。
无论是领导“刘邓大军”挺近中原,还是1956年后成为中央领导干部;邓小平都表现出了惊人的才干。在毛泽东同志离世后,许多老同志认为只有邓小平才能真正扛起党和国家的重任。
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上,彻底恢复了邓小平之前被剥夺的职务。邓小平清楚地看到了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他明确提出必须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
1976之前的中国虽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发展成就,但是和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却在加大。

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正是邓小平同志的积极推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正式决定把党和国家的主要精力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定。
全中国都把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邓小平同志不但亲自提出了改革开放路线,还亲身参与了80年代的众多重要决策的制定。也是邓小平敲定了深圳特区,为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建立了一块最好的试验田。
“改革开放”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民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发展生产力和发家致富。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经济开始腾飞,和当时社会经济停滞的东欧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1989年的中国如何能避免苏联解体的冲击,中国的未来会怎么样实在是细思极恐。

改革开放给城市带来的巨大变化
但是中国的发展不会一下子这么顺利,对内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的步伐只能从某一点开始,向其它领域扩散;或者在某个地方经过试点成功之后,再开始大范围内推广。
这样到了东欧国家出现动荡的时候,中国虽然已经摸索了十年,但改革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
突出特点就是旧的政治经济体制被打破但又部分保留,而新的体制不是与旧的体制存在严重的冲突,就是互相掣肘。
以至于从1988年开始,中央不得不宣布用三年时间对经济进行整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