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生活妙招

郫县豆瓣酱是哪个省的特产(豆瓣酱哪个城市)

常驻编辑 生活妙招 2022-01-05 豆瓣酱

无豆瓣不川菜,豆瓣是制作川菜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优质的豆瓣酱,并未添加一滴油脂,全靠酿造中那一套精细、独特的传统工艺制成。这样的豆瓣酱集味辣香醇、粘稠绒实、鲜红油亮等特点于一身,在烹调回锅肉、豆瓣鱼、麻婆豆腐、川味豆花等传统四川名菜时,一勺豆瓣酱才算注入灵魂之所在,乃有“川菜之魂”的美誉。mi3拜客生活常识网

巴蜀丨川菜之灵魂,趣话郫县豆瓣

mi3拜客生活常识网

四川豆瓣酱,又当以郫县豆瓣为尊。郫县豆瓣生产历史悠久,也是郫县最著名的土特产品。关于它的来历,也颇具传奇色彩。mi3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传清朝初年,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中,一名陈姓移民随身携带的干粮胡豆因遇到连日阴雨而发霉,他不忍抛弃,便把胡豆置于田埂晾晒,晒干后便拌着红辣椒聊以充饥,却意外发现霉豆与辣椒相拌,竟是非常可口。在落脚郫县以后,他便遵循此法,以霉胡豆与辣椒制作辣酱,每日挑担兜售,以此谋生。mi3拜客生活常识网

巴蜀丨川菜之灵魂,趣话郫县豆瓣

mi3拜客生活常识网

不觉已是百年,嘉庆时期,陈氏后人把这偶然的馈赠越做越大,开始在县城设店经营,“郫县豆瓣”在县内始有名声。mi3拜客生活常识网

咸丰年间,陈氏后裔出现一个经商奇才陈守信,此人颇具头脑与眼界。他一方面改进制作工艺,从辣椒、胡豆、食盐、面粉的选材再到工人操作流程的规范,都大下功夫;另一方面,又大力打造品牌,在城南街开设名为“益丰和”的酱园。mi3拜客生活常识网

酱园前面为三间铺面,后院为酿造作坊。每年夏天,数十名工人操作数百口大缸,日晒夜露,晴翻雨盖,历时一年左右,直到的豆瓣呈红褐色、油润发亮、香味浓郁、粘稠适度,始成豆瓣正品。陈守信去世后,其子陈竹安继承父业,继续打造“益丰和”品牌,名声益盛,年产量达到三四万斤。mi3拜客生活常识网

巴蜀丨川菜之灵魂,趣话郫县豆瓣

mi3拜客生活常识网

1905年,由陕西老板投资的另一家酱园“元丰源”在郫县开设分店,这打破了陈氏“益丰和”独家经营的局面。陈竹安面对外来竞争的威胁,决心在提高豆瓣质量上狠下功夫。他在起居室内摆放许多小缸小碟小碟,里面装着各种豆油、豆瓣样品,不时品尝鉴定,色香味稍不合意,便命工匠改正登记货号或星夜返工另造,豆瓣制作工艺由此日臻完善。mi3拜客生活常识网

“元丰源”则家大业更大,在当时的商界高手刘乃清主持下,纵然质量稍差,但由于品牌效应更强,最终做到与“益丰和”不相上下。刘乃清与陈竹安虽然同为商业对手,但却私交甚好,刘也曾在茶余饭后多次向陈竹安打探“益丰和”口味更好的工艺诀窍,陈竹安要么笑而不语,要么便是顾左右而言他。两家酱园,就这样在竞争中共同发展几十年。据统计,民国时期,“益丰和”与“元丰源”的酱园的晒场各有10亩左右,年产豆瓣各约20万斤,双双成为郫县工商界的实力大户。mi3拜客生活常识网

巴蜀丨川菜之灵魂,趣话郫县豆瓣

mi3拜客生活常识网

1915年,四川军政府去西藏犒赏驻军,在郫县两家酱园各订豆瓣34万斤。这是当时郫县豆瓣史上最大的一笔生意,也是郫县豆瓣大批出省的开端。两家酱园互比质量,如期交货。包装形式为传统的荷叶、油纸内封、外加竹篓。这几万斤豆瓣经过近百名民夫肩挑背扛,历时三个月始运驮到驻军营地。令人惊讶的是,豆瓣的色香味丝毫未变,由是名声大噪,大受欢迎。此后的四川军政府便对两家豆瓣厂传令嘉奖,分别送来奖牌。第二年,四川省劝业会郑重把郫县豆瓣评为省“优等品”mi3拜客生活常识网

40年代,时局混乱,物价飞涨,加上陈家少爷不思进取,挥霍无度,“益丰和”酱园在经营上已经举步维艰。而它的竞争对手“元丰源”日子也不好过,当时的军阀、官员腐败无能,对着实业家们抢吃抢拿,“元丰源”也濒临在破产的边缘。

相关阅读:

  • 让你停不下筷子!莓果红烧肉学起来
  • 甲鱼怎如何清理?怎么烹饪好吃?
  • 排骨怎么做好吃?学到这个方法,美味不腻,好吃到停不下来
  • 川菜有哪些特色菜?大厨推荐6道川菜,不吃辣的广东人都能
  • 四川名菜
  • 一次教你3款万能酱汁配方!食材随便换,炒啥都好吃
  • 菜品鱼香肉丝
  • 饭店的辣子鸡为啥又香又酥,偷偷告诉你诀窍,用料简单味道
  • 茄子:茄子怎么做好吃呢?
  • 十大经典川菜麻婆豆腐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