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郫县豆瓣在生产上迅速恢复和发展,1956年,两家酱园走上公私合营道路。1958年合并为国营郫县豆瓣厂,两个豆瓣厂半个多世纪的恩怨情仇终于落下帷幕,成为一体。
当时的豆瓣厂扩大了厂房,增添了最新的设施,产量也稳步提升,所生产的郫县豆瓣开始成批地调往全省各地和临近各省。1978年,全县年产豆瓣酱已达3000吨以上,产品大批运往全国各大城市,并开始运往海外各国,到90年代中期,全县生产豆瓣的厂家已达百家之多。
流沙河曾讲了这么一个故事,80年代他率四川作家代表团应邀访问菲律宾,菲律宾接待单位知晓四川人喜吃辣味后,便每人赠送两瓶郫县豆瓣。流沙河手拿瓶子一番观察,发现这豆瓣竟是台湾所仿制的。这令众人哑然失笑,原来四川豆瓣的家乡之味,早已传遍天下。

1980年,国营郫县豆瓣厂在80年代试制成功豆瓣翻晒机,初步实现豆瓣生产机械化
1985年,“鹃城牌”郫县豆瓣被评为国家轻工业部优质奖
198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1990年获中国旅游购物节调味品最高荣誉奖“天马银奖”
1992年获四川省巴蜀食品节金奖
1997年被评为全国“名牌商品”
荣誉都是虚的,老百姓一直喜欢到如今是最实实在在的。回首豆瓣酱那数百年历史,虽小小调佐之物,却也如此波澜壮阔。
如此,当再尝一口豆瓣时,或许又能品出更深沉的人生变迁与岁月沉淀的馥郁芬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