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洛阳桥和安平桥都是石桥。洛阳桥建成于北宋嘉祐四年 (1057),桥长1200米,宽5米,有47个桥孔,建于洛阳江入海处,水急浪高,工程非常艰巨,为了解决桥梁基础稳固问题,建筑者们首创了“筏形基础”,沿桥位向江底抛掷数万立方巨石,筑成一条长一里,宽20多米的石堤,然后在石堤上筑桥墩,桥墩的迎海面砌成尖劈状,可减少海潮冲击力,又在桥基和桥墩上种蛎固基,利用牡蛎的石灰质贝壳附在岩石间繁殖的特性,使桥墩和桥基的石块通过牡蛎贝壳的繁殖自己连成一体。
桥面的石梁,每块都有20至30吨之重。这个巨大规模的石桥的建成,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至今在泉州一带,还流传着关于洛阳桥建筑的一些美妙的神话,说这座桥的建筑有神力的帮助。其实,这是建桥工匠聪明才智的结晶,它揭开了中国桥梁史上新的一页。

安平桥建于南宋初年,全长270米以上,横跨安海海湾,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最长桥梁。
塔和桥梁的建筑,充分反映了宋代建筑技术的高超。
在宋代科技发展史上,值得一提的还有沈括和他的名著《梦溪笔谈》。
沈括(1031-1095), 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积极参加熙宁变法,但在许多问题上又不完全附和王安石,因而被王安石骂成“小人”,遭到王安石的排斥。
沈括在政治上并不得志,但在科学技术上的成就却蔚然壮观。《宋史·沈括传》说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 通,皆有所论著"。 可惜他的著述多数没有保存下来,但从现存的《梦溪 笔谈》,也可以反映沈括涉及的科技领域之广泛。
沈括在科技方面的杰出成就受到后人的敬仰,被中外学者公认为历史上卓越的科学家。
《经典中国通史》(16册)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