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属于五谷之一,在我国被广泛种植,特别是北方,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其中以东北为最。
大豆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很多农民田间地头,有一点空闲地方都会点上几颗。成熟后,或直接煮着吃,或者做成豆腐,还可以打豆浆,是一种非常受百姓欢迎的农作物。
但凡是农作物适应性强,那肯定是经过了很多年的培育栽培,大豆也不能例外。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关于这个的记载随处可见,比如在晋朝郭义恭的《广志》中这样记载:
有黄落豆,有御豆,其豆角长。有场豆,叶可食。有青、有黄者。

《汉语大词典》中这样说:
一年生草本植物,花白或紫色,有根瘤,豆荚有毛。种子可食用,亦可榨油。亦以称这种植物的种子。
这么一种普遍的农作物,那些文人自然不会放过,或赞扬,或感叹,总得借此写点什么,比如在明朝著名才子、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在《二马行》中这样写:
谁家两奴骑两骢,谁是主人云姓宗。朝来暮去夹街树,经过烟雾如游龙。问马何由得如此,淮安大豆清泉水。胸排两岳横难羁,尾撒圆毬骄欲死。
徐渭一生才气逼人,但却命运多舛,但我们这里并不是评价历史人物,所以略过不提。
记载得这么丰富多彩,那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是起源于中国吗?种植上有什么历史发展呢?

一、从远古到春秋战国,关于起源
我国从远古时候就有“五谷”之说,这个由于有地域差异,会有一些不同,但不管什么地方,豆都在五谷这中。
关于五谷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论语·微子》中,上面是这样记载的: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大豆起源没有争议,全世界都公认我国是起源地。远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先民们就开始种植并食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洛阳二里头遗址发现了碳化的种子。
《诗经》中随处可见有关的记载,比如在《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中有这样的记载: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这句话的意思是:六月食李和葡萄,七月煮葵又煮豆。八月开始打红枣,十月下田收稻谷。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古代不叫大豆,叫“菽”。

另外,在《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宛》中这样记载: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意思是田野长满大豆苗,众人一起去采摘。
《诗经》记录年代跨度约有五六百年,从周朝中期到春秋,原作者已经不可考。但我们如果仔细想的话,其实这些应该是周朝人就开始口口相传的诗歌,到春秋战国时期又进行了系统的整理。
当然了,春秋战国时期,记载是非常多的,比如《左传》中有,《战国策》中也有,咱们不一一举例了。大豆起源地是我国,古代的五谷之一,那时候叫“菽”,考古发现可以追到三千五百年以前的洛阳二里头夏代遗址,可追的记载最早应该到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