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解释了雇主和求职者价值观的不同。
不论思维如何变化,双方在求职这件事情上都是不平等的,雇主有权力决定要不要你,而你却很少有机会去决定要不要他。所以这不是争论对错的时候,这不是课堂上,在找工作这件事上,我们要考虑得失。
当下,你能找到工作并不是取决于你做得有多好,而是应该知道哪里能找到工作。
如果你学了这些新的求职技能,会让你活得更棒。
定律#1:你是主动者
求职策略在于,传统方式是你改变自己适应工作,而现在创新方式是你了解自己,寻找适合你的工作。
定律#2:自我探索很重要
成功的求职者一开始是探索自我(见第八章)而不是寻找职业。
定律#3:创新求职要回答三个关键问题:什么?在哪儿?怎么去?
什么技能你最愿意用?在哪里你愿意用这些技能?哪个领域、什么组织、和谁?(你的宜居地点、你的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生活的价值和目标、责任和薪水)怎么去发现这种工作的头衔和名字、工作地点以及你的雇主?
定律#4:寻找你所爱而不是你能行
热情加上竞争力才是最好的职业保险。你最有热情的、有天赋的,并具备技能的,才是你的最爱。
定律#5:创新求职中,找工作就像职业转换
把你过去的工作拆分成零件,然后以一种新的方式组装,这就是一份新的工作。
定律#6:处理优先级
列出你所有特点的优先级。你需要确信你的工作就是你梦想的工作
定律#7:无论是否有空缺,去你感兴趣的公司看看
不要等对方贴出招聘启事才去看,这时可能竞争者也会增多。
定律#8:中小企业(25人、50人和100人以下)
这是找工作概率最大的企业。
定律#9:在公司中,最好避开HR部门
HR在公司中就是帮老板去伪存真的,所以尽量不要在面对HR时说错话,尽可能和能决定是否要你的人直接沟通。
定律#10:简历是最差的求职方式
效率相对较高的4种方式:(1)开始于自我探索(比投简历高12倍)。(2)加入俱乐部(比投简历高10倍)。(3)用电话黄页(比投简历高3倍)。(4)到50人以下的公司,直接面试(比投简历高7倍)。
定律#11:用内部人脉获得面试
简历只是一种见到雇主的方式
用内部人脉获得这样的面试机会
定律#12:会用三种不同的面谈方法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你会碰到三类面谈。根据你在寻找什么能把它们区分开来。更重要的区分是:你在和谁谈。(1)谈着玩儿或练习。这是指与同样热衷某些事情的人交流。(2)搜集信息面谈。这是指和做过或正在做你心仪工作的人交流,或向信息专家、感兴趣领域的高手请教。(3)求职面试。和雇主交流,不是和HR,而是和那些有权录用你的人交流。
定律#13:在面试中雇主最想了解的只有五个问题
即使雇主没明确提出,这些问题也在表面对话之下,潜藏在其他话题里。
(1)“你为什么来这里?”这个意思是,“你为什么敲我们的门,而不是去别人家?”(2)“你能为我们做什么?”这个意思是,“如果录用你,你能帮我们应对挑战吗?你有何技能?对这个主题或领域了解多少?”(3)“你是什么样的人?”这个意思是,“你适合吗?你的个性容易相处吗?你和这里的人有同样的价值观吗?”(4)“是什么将你和其他19个,甚至900个申请人区分开?”这个意思是,“你有更好的工作习惯吗?早来,晚走,有始有终,高效率,高标准,不待扬鞭自奋蹄……”(5)“我们请得起你吗?”这意味着,“如果要录用你,我们得花多少钱?我们愿意付、能付那个数目吗?”预算有控制,而且你赚的不能和组织机构图里位于你上面的那个人一样多。
定律#14:面试注意守时
(1)50—50原则。研究表明,被录取的是那些用50%时间说、50%时间听的人。
(2)20和2。研究表明,该你说话或回答问题时,如果想给雇主留下好印象,一次尽量不超过2分钟。实际上,有时一个好答案只需要20秒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