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过去、现在和未来。面试官问题的时间框架,越从过去移向将来,你可以认为面试对你越有利。
定律#15:面试结束后,询问录用机会
面试(终结)前,假如你觉得喜欢对方,你就可以直接问:“谈到这里,你能给我这份工作吗?”这句话经常能帮你获得工作。
定律#16:面试结束后当天发感谢信
向你接触的任何人发感谢信,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类型。
定律#17:记住求职就是一个不断被拒绝的过程
求职的过程就像这样一个过程:“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不……好吧。”所以即使你被拒了,也不要把它扩大化,这只不过是个“不”,失败是成功之母。
定律#18:永远有备选项
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备选项,这意味着你不止有一条路、一个目标。
第二章 Google就是你的简历
最终被录用的,不一定是最能干好那份工作的人,而是最懂如何才能被录用的人。
——理查德·拉斯罗普——(1919—2001)
简历误区:第一是不懂怎么写,随便拿个模板做填空题;第二是造假。
把你的名字输入搜索引擎,比如Google,然后,砰!如果你沾过网络,如果你曾经出现在脸书、LinkedIn、YouTube等社交媒体上,你方方面面的信息都会被一览无余
小提示:现在在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上,我们可以搜索自己名字,编辑和提交自己的简历。
导致你被拒的内容包括:社交媒体上的语法与拼写错误;表明你在简历上撒了谎的任何东西;背后说前任雇主的坏话;种族歧视;偏见;难以理喻的观点;酗酒和吸毒等。总结起来就是一切不恰当的内容。
68%的雇主也会因为Google的内容而录用你。比如网上的内容显示你很有创造性,或者很专业;你的人格魅力感染了他们;你展示了广泛的兴趣,以及你与他人有良好的沟通、相处经验等。
怎么去管理或者消除可能导致潜在雇主拒绝你的内容?
你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编辑,填写,扩展,增加。
◆ 一、编辑
首先,想想找工作的时候,你希望潜在雇主在网上看到哪些信息?要录用你的话,他们在乎什么?然后列出一个形容词清单。比如,专业、经验丰富、有创造力、勤奋、诚实、守规矩、可信、善良。
然后Google你自己,认真读读搜索引擎找到的内容。研究每一个社交网站,如人人、博客、微博等,删掉所有与你想给人留下的印象背道而驰的内容。
如果不知道怎么从某个网站删帖,可以在类似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中输入“如何从某某网上删东西”。
◆ 二、填写
LinkedIn(领英)
在社交媒体上,记得经营自己,虽然很难比上那些网络大V,但至少学会给自己做广告。
当雇主浏览这个网页时,怎么让你从浩瀚如海的用户里脱颖而出呢?下面是一些建议:1.必须有照片。
2.在“工作职务”(Job Title)一栏,网站提供的职务名称,通常和招聘经理们搜人时用的职务名称不匹配,所以你可以在后面加个短横,填上雇主习惯使用的职务名称。
3.描述“过往工作或经验”(Past Jobs or Experience)时,不要仅罗列任务和成就清单。LinkedIn为你提供了足够的讲故事的空间,所以讲个故事吧。总结一下在某个岗位上的主要成就,然后说一说你是怎么做到的,可衡量的结果是什么(节约的时间或金钱、创造的利润等)。
4.在“总结”(Summary)一栏,要记着陈述为什么你认为自己在相关领域具备竞争优势。这个地方用来强调为何你是此类工作的最佳人选。
5.在“专长”(Specialities)一栏,列出你能想到的所有关键词,这会让搜索引擎找到你。如果你不知道列哪些关键词,在LinkedIn上找一个从事你所期望的工作的人,看看他们列了哪些,把相关词语复制过来。
6.列出所有爱好、教育、培训、社区服务、你所参与的组织等。
7.添加你觉得能帮你脱颖而出的链接或网址。比如博客, Twitter账号, Facebook。
可以考虑拍一段你讨论专业问题的视频,放到YouTube上,链接到你的LinkedIn主页。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拍摄和上传视频,网上有很多免费的指导(YouTube上就有),它们会告诉你一步一步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