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能读!
天理地理物事理理理通透!
家人国人天下人人人立德!
(移风易俗系列)
课前写给孩子们和家长们的话:
庄子妻子死了之后,他不但没有哭泣,反而鼓盆而歌。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人本来就来源于气,气聚则生,气散则死。”他的老婆原本就不在这个世界上,现在只不过消失了,到了她来的地方。所以没有什么可伤心的。她只是睡觉休息了,如果硬拉着她,这才是对她的不好。这就是庄子的生死观。人来于自然,归于自然,就如四季,历经春夏秋冬的更迭,然后就回到了来的地方。因而送别逝者,哀悼亡人,感受生离死别之痛,体验痛失我爱之悲,也就在所难免。我最想听到孩子们轻轻地对世界说:“相信我,当那一天降临到我的亲人身上时,怀着对生命的尊重、敬畏之心,怀着对亲人的无限留恋之情,悲伤过后,我一定会抛弃虚荣心,抛弃陈规陋习,以庄重的仪式感告别亲人,让亲人入土为安,早日安息。终有一天,我也会不可逆转地离开尘世,离开我的朋友和亲人,我一定会提前告诉我的亲人:我来于自然,归于自然,生而无憾,死亦无惧,简办丧事,一切繁文缛节,对我已经毫无意义,让我早日入土安息,这就是对我最好的告慰!
教材无处不在,生活处处语文。只要存在的,都可作为活生生的教材。我们除了读书本教材外,还应该读读生活教材。如果只读唐诗宋词,不读柴米油盐,只吟风花雪月,不观雷霆闪电,只做加减乘除,不问风云变幻,那我们的人生就会是一道道连减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让生活教材与书本教材并驾齐驱。只有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我们才不会成为一个读死书的人,才不会成为一个高分低能的人,才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无用的人,才不会成为一个在生活中迷失方向的人。问题因思考而生,问题因思考而减。没有思考就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本身就是问题,而且是最大的问题。在很多方面我不是专业人士,试着代替孩子们提出了一些不专业的问题作为课堂的引子进行思维方式的示范,其目的是为孩子展现百科全书式阅读课的思维方式,若有不准确的地方,望谅。话说回来,这些问题本来是孩子们、家长们和老师们共同提出来的,谁从小就是全方位的专业人士呢?我不是,家长不是,孩子们现在也不是。但如果学会了思维方式,那孩子们以后就一定是!遗憾的是没有学生和家长的课堂,没有讨论合作的氛围,有点儿纸上谈兵的味道,但总比不去尝试好,因为学会思维方式是解答钱学森之问的金钥匙。长此以往,砸开牛顿脑洞的苹果就有可能会砸开你孩子的脑洞,也许还会反弹到陪伴在旁边的家长和老师的脑洞上。如果砸开了大家的脑洞不要怪我哈,但要相信绝对不会砸成脑残!
一、从对象、内容的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一)从对象的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生成问题:1.读的主要对象是谁?2.还有哪些?
解决问题:1. 葬礼,即是对死者的处理方式。(不仅要有仪式,而且要有仪式感!)
2.……
(二)从内容的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生成问题:1. 有哪些丧葬形式?2. 形形色色的葬礼风俗有哪些?3.土豪葬礼有哪些表现?4. 能不能罗列一些中国各种豪华葬礼的现象?5.……
解决问题:……
二、从知识的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一)从生理知识的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生成问题:1. 从生理来看,死亡的过程是怎样的?2. 死者对这些豪华的葬礼生理上是否还有感觉?3.……
解决问题:……
(二)从物理知识的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生产问题:1. 能不能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人为什么会死?2. 死亡的个体最终结果是什么?3.……
解决问题:……
(三)从化学知识的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
生产问题:1. 人体由哪些成分组成?2. 尸体久停放让肉体会产生哪些化学变化?3. 葬礼上大量烟花燃放、大量花圈焚烧、大量纸张焚烧会产生哪些化学成分?4. 各种丧葬方式的尸体会产生哪些化学变化?5.……
解决问题:……
(四)从医学知识的角度生成并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