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团长周志道在探查时觉得一切正常,就向王耀武汇报可以通过。
王耀武部行动时相当谨慎,他们一边向路两旁扫射着,一边进行搜索侦察。
粟裕一直叮嘱着部队千万不要过早暴露,一定要等前卫兵通过之后,再向其旅部发起总攻。
然而意外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发生了。
伏击的队伍之中有一个新兵战士的枪支一连走火三响,敌人马上警戒起来。粟裕见情况有变,立刻下令各师迅速投入战斗之中。
十九师攻势迅猛,敌人反应过来已经有所伤亡,乱成一团。
周志道忙叫号手吹号请求支援,粟裕转身就从一名战士手中接过一支枪,只抬手一枪就直接将号手击毙。
因部队弹药极为短缺,为了能做到百发百中,粟裕几乎每天都会练习单手持枪射击,他能保持单手举枪20分钟,枪法更是一流。
周志道惶恐之下立刻去喊第二个号兵,粟裕再次将其击毙,周志道吓得半死,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粟裕打成重伤,直接昏死过去。
粟裕开头这三枪打得漂亮,战士们立即发起猛攻。敌人的先头部队受到了重创,但因为开火太早,敌人并没有被全部包围。
因部署紧急,并未充分考虑,十九师未能将主力配置于乌泥关以北,而是安排在了乌泥关以南,乌泥关以南都是悬崖峭壁,无法展开兵力,让形势逐渐转为不利。

图 俞济时
俞济时得知前卫部队遭到伏击之后,迅速调整,将火力集中,攻击战斗力比较弱的二十和二十一师。这两个师都不擅长正规战,无法抵御如此强劲的火力,阵地迅速被敌人击垮,乌泥关制高点也被敌人占领。
十九师寻淮洲部寸步不让,夺下乌泥关制高点。
此时战士们的弹药已经不足,冲锋号响起之后,战士们拿起了刺刀,和敌人展开了惨烈的肉搏。
在连续作战8个多小时后,我军伤亡已经多达300人。
这一仗敌军亦伤亡200多人,入夜之后双方都是精疲力尽,已经无力再战,形成了对峙。
战场上的枪声逐渐稀疏,先遣队为保存实力,只能一直向北撤退。
敌人虽知道红军正在掩护撤退,但全军也是疲惫至极,急于整顿。他们也怕在夜间再遭到伏击,没有敢继续追下去。
15日拂晓,先遣队全部撤出了谭家桥地区。
寻淮洲的小腹中弹,血流不止,战士们将他送到泾县茂林医院医治。刚开始寻淮洲的意识还很清楚。他对给自己包扎的护士说:“小鬼呀,我会不会死哟!不死的话这场战斗可以跟中央讲清楚,我死了的话就讲不清楚了。”
因为夜路难行又要躲避后面的追捕,寻淮洲两次从担架上掉下来,每次都是他自己用力滚下去,要求其他同志赶紧走,不要管他,不要抬他。
他还叮嘱身边的同志:我死了,要像对待普通战士那样,把衣服脱下留给其他同志。
两天后,因为失血过多伤势过重,寻淮洲不幸牺牲,年仅22岁。
在人生最后一刻,这位年轻的英雄还在反复念叨着:“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灭敌人!消灭敌人!”
短短22年的人生,寻淮洲立下赫赫战功,他用鲜血表达了对人民和革命事业的忠诚。

王耀武取得了谭家桥战斗的胜利之后,派出了一个步兵连搜寻寻淮洲的遗体。
这个步兵通过当时一名协助掩埋的人找到了寻淮洲的遗体,他的遗体保存尚完好,只是衣衫没有了。
王耀武便大放厥词:“共军官兵所穿的衣服破烂不堪,难以护体,因被服奇缺,在掩埋其阵亡的官兵时,顺手将死者的衣服脱下,以供活人穿用。”
对于寻淮洲这样骁勇善战的战将,敌人恨之入骨。国民党反动派无比残忍地割下了寻淮洲的头颅,用布和石灰包裹着回去邀功请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