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我国是农耕大国,种菜是基础技能,这一次我们也要在天上种菜,比如,问天舱的生命生态实验柜就可以实现太空种菜的愿望,科学家可以研究动植物在微重力与辐射环境下的生长发育,揭示相关科学机理。
梦天号实验舱则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配置有流体物理实验柜、两相系统实验柜、燃烧科学实验柜、高温材料科学实验柜、超冷原子物理实验柜、高精度时频实验柜Ⅰ、高精度时频实验柜Ⅱ、在线维修装操作柜。
两个实验舱还配置有若干数量的空置实验柜,用于后续拓展实验工作。
科学家们在为天宫空间站配置功能强大的科学实验柜的同时也很重视实验柜的外观设计,比如问天实验舱的变重力实验柜的外观就被设计成了卡通笑脸形象,深得网友及航天爱好者们的喜爱,这大概就是航天人的宇宙级浪漫吧。
除此之外,天宫空间站三舱舱外还设计有数十个舱外实验载荷挂点,以及大型舱外实验平台。
在没有进入常态化运营的在轨建造阶段,天宫空间站就安排了近百项科学实验,这一数据已经可以与国际空间站等量齐观,而一旦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各实验装备陆续到位,可以想象科学实验产出规模会有多么庞大。
天宫空间站强大的空间应用支持能力也吸引了众多国际同行,目前已经有来自17个国家和实体的9个实验项目入选第一批实验项目清单,外国航天员参与天宫空间站运营的工作也已排上日程。
更关键的是天宫空间站有别于所谓的国际空间站,创新了国际合作的运营模式,免费提供上下行与搭载服务,国际合作实验项目所得到的实验数据与我方共享,省去了占大头的载荷研发费用,多方得利,使得全世界的科学家能够在天宫空间站全面聚焦科研工作,而这也正是天宫空间站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