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交 > 科普中国

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和发展历程

常驻编辑 科普中国 2022-07-29 空间站   航天局   乘员   国际   宇航员   俄罗斯   美国   航空   照片   国家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国际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始于1998年11月20日,发射的第一个模块为“曙光”功能性货物总段。它由俄罗斯赫鲁尼切夫国家空间研究与生产中心建造,美国出资。目前,空间站包括15个主模块,其中5个模块是俄罗斯的。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照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2000年10月31日,第一次长期驻守国际空间站的乘员由三人组成——美国人威廉.谢帕德(指令长)、俄罗斯人尤里.吉岑科和谢尔盖克.里卡列夫。 11月2日,空间站开始有人驻守。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照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那时起,国际空间站就一直有人驻守。第一批工作人员在空间站工作了近 141 天——直到 2001年3月21日。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照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自2011年以来,在美国航天飞机停飞后,运送和返回机组人员的主要手段一直是俄罗斯的联盟号载人飞船(自2016年起 - 联盟MS)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照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20年来,来自19个国家的240人到访过空间站。其中——34名女性和8名太空游客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图为:太空游客和太阳马戏团创始人Guy Laliberte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照片:谢尔盖·雷梅佐夫/美联社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空间站上最多可容纳6名宇航员长期工作和舒适住宿,但在2009年7月,空间站上同时有13 人。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照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国际空间站在近地轨道上飞行,高度约为 400 公里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照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俄罗斯火箭和航天“能源”公司的数据,1994-2016年该项目共投入1216亿美元,其中美国投入最多——818 亿美元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照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国际空间站每周工作周持续 5.5 天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图为:国际空间站 54 号乘组成员观看《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照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空间站的供给由自动航天器提供:俄罗斯进步号、日本HTV以及美国私人航天器 - 龙飞船(如图)和天鹅座飞船。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照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俄罗斯宇航员米哈伊尔·科尔尼延科(右)和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左)在国际空间站工作时间最长。他们的任务从 2015年3月开始,持续时间刚刚超过 340 天。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照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2016年5月16日,国际空间站完成了绕地球的第 100,000 次轨道飞行。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照片中:美国宇航员 Drew Feustel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照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欧洲航天局宇航员 Samantha Cristoforetti 在全景模块“圆顶”中,该圆顶由七个窗口组成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照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c4I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一整个双厨狂喜!谁不期待顶级男神女神的合作呢
  • 又快又稳!神舟十三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模式归来,专家:下一步
  • 数字盘点:中国空间站   扎实迈好每一步
  • 52年了,东方红一号竟还在天上飞
  • 波音CST
  • 北斗卫星成功帮到了俄市场,强强联合之下将出现新局面
  • 太空最大相机、我国最贵空间天文设施,明年发射
  • 2021年空间科学热点回眸
  • 慢直播丨天舟四号
  • 宇航员分享从国际空间站拍摄的“超级花血月”月全食照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