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未来方向要什么,才能有定力,心定之后,才会静,心不妄动才能从容安详,才能展开深层的思考,才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得到最好的结果。
中国人讲“势利”,“利”和“势”是分不开的,有势就有利,有大势才能有大利。
所以不要先求利,而要先取势。如果只盯着眼前的小利,那得到的最多也只是小利;只有取得大势,才会获得大利。
《孙子兵法》讲过,真正的高手是“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也就是在借势、造势方面下功夫,而不是苛求自己的团队成员或下属。
企业管理也是这样,遇到问题时如果没有长远的思考,不能跳出来看问题,就只会在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上去争对错。长期主义者会从“势”的角度考虑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模式。长期主义才会让你做出基于长期的选择,这是认知的价值。
第三,从行动上来讲,长期主义可以赋予我们眼前的行动以深远的意义,让我们的努力有了一致性和连续性。
长期主义并不排斥短期行为,不排斥眼前的选择。
前面讲过下棋,棋当然要一步一步地下。但一个棋子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就是个废子,只有用清晰的战略将棋子联系起来,每个棋子的战略价值和意义才会真正体现出来。
对未来进行长远思考和规划,会使我们更多地考虑到当前行为会对未来产生的影响,从而把长期目标渗透到眼前的决策中,用长期主义来过滤我们的短期行为。
这样的好处是让我们懂得每一步在做什么,懂得每一个具体目标的实现会如何促成总体、长远目标的达成。
这样我们在梳理、筛选眼前的行动时,就不会受短期诱惑的影响,不会掉入短期主义的陷阱,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防止短期行为伤害长远的发展。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战术性的机会发展成为战略性的胜利,把眼前的机会发展成为长远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