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理解长期主义的?长期主义难在哪里?我们如何成为长期主义者?
北大国发院宫玉振教授对“长期主义”做了一次非常精彩的分享。文章较长,请耐心看完。 一、两个故事
我先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华为关于小灵通与3G的战略选择。
上世纪末,中国电信推出了小灵通,当时的UT斯达康和中兴通讯依靠这项业务取得了高速发展。
UT斯达康一年的销售收入曾经达到100亿,在当时这是足以让所有企业都为之动心的数字。
华为管理层当然也看到了这样的机会,所以很快就提交了从事小灵通业务的计划。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任正非否决了这个计划。
任正非否决小灵通的理由是,小灵通注定是一个过渡的、短暂的技术,而3G才代表未来,华为不能做机会主义者。
在他看来,错过小灵通,华为可能失去的是一大块利润,但这还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华为错过了3G,那就将严重影响华为成为一个伟大企业的进程,那才是一个根本性的失策,是绝对不可饶恕的。
华为因此把大部分人力和财力投入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商用的3G业务,8年后的2009年,华为终于获得了第一块3G牌照。
从那以后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华为一飞冲天,把所有竞争者都抛到了身后。正是因为华为当年在3G的豪赌和持续投入,才成就了今天的华为。
至于当时风光一时、占据中国小灵通市场半壁江山的UT斯达康,主流市场上,现在已经很难看到这家企业的身影了。
第二个故事是马云与阿里云。
今天的云计算领域中,阿里云排名亚太第一,世界第三。百度按理说在这方面更具优势,可是百度云为什么远远不如阿里云?